博弈论与策略行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博弈论与策略行为 Game Theory and Game Theory and Strategy Behavior Strategy Behavior 蔡继明教授/主任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CPET Center for Political Economy at Tsinghua University 第一节:导论 一、博弈论研究对象 博弈论是研究理性的决策主体在其行 为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时的策略选择及策 略均衡的理论。 博弈分析的关键步骤是找出在别人选 择既定的情况下自己的最优反应策略(给 自己带来最大收益的策略)。 二、博弈论的产生和发展 《学弈》(《孟子• 告 1. 博弈在中国 子》) :弈秋,通国之 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 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 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 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 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 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 然也。 博弈又称博戏,是一门古老的游戏。 《世本》说,“乌曹作博”,乌曹乃是夏 代著名之能工巧匠。千百年来,博弈更 是与人们的生活紧紧相连,从博棋到牌 戏,从斗戏到彩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 河中就这样形成了别具风情的博弈文化 从孙子兵法到三十六计 从田忌赛马到孙庞斗智 从运筹帷幄到韬光养晦 从曹刿论战到论持久战 2. 博弈论的开山之作 1943年,冯·诺依曼和摩 根斯顿发表《博弈论和经 济行为》的一书, 标志着博弈论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开始,也 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 段。 3. 1994年三位获诺奖的博弈论学者 John Nash John Harsany Leihaden Selten 4. 1996年诺贝尔经 济学奖得主:詹姆 斯·莫里斯:主要贡 献:不对称信息条 件下的激励理论 5. 2001年诺贝尔经济 学奖得主:迈克尔·斯 宾塞:在不对称信息市 场分析方面所做出开创 性研究。 6. 2005年二位获诺奖的博弈论学者 Robert Aumann Thomas Shelling 三、基本概念 1. 局中人或参与者(Players) 2. 规则(rules ):规定博弈各方的行动顺 序、方式、以及最终的结果等。 3. 策略(Strategy ):一整套的行动方案, 规定了各种情况下的行动。比如:敌进我 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4. 相机策略(contingent strategy ):仅在不 确定事件发生时才会采取的策略。如:人不 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5. 行动:局中人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 6. 支付( Pay-off ):博弈结束时,各方得到的收 益。 7. 策略均衡:参与者之间稳定的、可预测的互 动行为模式,就是策略均衡。 8. 纳什均衡 如果a*代表选手A在选手B选择b*时的 最佳行动,而b*代表选手B在选手A选 择a* 时的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