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南航面临的竞争环境分析
1.1国内民航业发展的现状
1.1.1国内民航发展史
1949年11月2日,诞生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
立了民用航空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民航在已经拥有了一定规模的机
队、航线网络和一批机场和地面保障设施的基础上,走上企业化发展道路,并开
始进入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在“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
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航空运输量增长速度名列世界前茅。到“九五”
中期,基本满足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民用航空的需求【11。民用航
空在促进对外开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方便人民生活方面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
用。
50年来,我国民航航线由12条发展到1122条,国际航线由通航5个国家的
9个城市发展到通航34个国家的64个城市,运输旅客由l万人增长到5755万人,
运输总周转量由157万吨公里增长到930000万吨公里。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
航空运输量快速增长,在世界上的排名由1978年的第37位上升到1998年的第
11位,使我国迈入了世界航空大国的行列。1949.11.2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受空
军领导。
以下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
1950年7月1日,新中国民航国际航线北京一赤塔、北京一阿拉木图正式通
航。
1950年8月1日,新中国民航国内航线天津一北京一汉口一广州航线正式开
航。
1957年10月5日,周恩来总理为民航作批示:“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
作,争取飞行正常。”
1958年7月l8日,中国民航与北欧航空公司签订联运代理协议,这是中国
民航与不通航中国的外国航空公司签订的第一个联运代理协议。
1962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民航总局改为国务院直属局。
《芝加哥公约》)和有关修正议定书,并决定自即日起参加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活
动。
1980年2月:邓小平提出“民航一定要企业化”,民航改革迈出第一步。
1987年:民航开始进行管理局、航空公司和机场分设的改革。
1991年:民航总局在直属企业里全面推行承包挂钩工作。
1993年:国航、东航和南航组建企业集团,成为公布的56家大型试点企业
中的3家。
1994年:中国民航总局空中交管局成立,标志着民航空管系统的重大改革。
民航总局提出航空公司重组设想。
1996年2月:全国民航六大地区空管局成立,表明中国民航空管系统开始规
范化运作。
1996年6月京沪和沪穗航路由军队管制交由民航管制。厦门机场率先在国内
上市A股。
1997年:东航和南航先后在香港及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分别筹资2.82
亿美元和7.19亿美元。同年,海南航空公司在国内上市B股。
1998年:虹桥机场和深圳机场先后在国内上市。
1998年lO月: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批准印发《全国军
民航空管区域调整方案》和《全国航路管制指挥移交和航线管制指挥方案》,加快
了空管体制步伐。
1999年:民航重组方案初稿定稿并报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审阅
2001年4月:民航总局召开民航重组工作会议,重组方案首次公开。
200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文,宣布由国家计委牵头,组织民航重
组。
2001年底:国家计委上报修改后的民航重组方案。
2002年1月23日:国务院第121次总理办公会议通过民航重组方案。
2002年2月5日:民航总局局长刘剑锋正式宣布民航重组方案。
以下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航历年的民航运输总周转量:
表1.1 1950一2001年民航运输总周转量
(单位:万吨公里)
年份9总周转量 年份 总周转量 年份 总周转量 年份 总周转量
1950||157 1963 2935 1975 171811987202833
“
1951 349 1964 3672 1976 18681 1988231212
9
1952 435 1965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