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30
B47
DB33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3/T 217—2015
代替DB33/ 217.1-2007,DB33/T 217.2-2007 等
蚕种质量及检验检疫
The silkworm egg quality,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2015- 03 - 01 发布 2015- 03 - 31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3/T 217—2015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3/ 217.1-2007 《桑蚕种第1部分:桑蚕种质量》、DB33/T 217.2-2007 《桑蚕种第
2部分:桑蚕种质量检验规程》、DB33/T 217.3-2007 《桑蚕种第3部分:桑蚕种母蛾检疫规程》、DB33/
698.1-2008 《雄蚕种第一部分:质量要求》、DB33/T 698.2-2008 《雄蚕种第二部分:质量检验检疫
规程》,本部分与DB33/ 217.1-2007、DB33/T 217.2-2007、DB33/T 217.3-2007、DB33/ 698.1-2008、
DB33/T 698.2-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桑蚕种质量、桑蚕种质量检验规程、桑蚕种母蛾检疫规程整合成蚕种质量及检验检疫;
——将雄蚕种质量要求和雄蚕种检验检疫规程纳入蚕种质量及检验检疫;
——将卵量和卵质指标分为“检验项目”、“检疫项目”两大类。在检疫项目中,提高了“病蛾率”
质量要求,增加了“病卵率”检疫及相应的检疫方法(见表1、表2、表3,6.3);
——增加了原种“折净率”及相应的检验方法(见表1、5.4.1.2);
——将浸酸种“纯度”、“杂交率”调整为备检项目(见表2、表3);
——调整了雄蚕一代杂交种的实用孵化率(见表3);
——在判定规则中,增加了2 种不合格蚕种的情况(见8);
——增加了一代杂交种成品卵微粒子病检疫抽样数量与不合格判定标准(见附录B)。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省蚕种公司、浙江省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浙江
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金钱、吴海平、徐杰、楼霞、谷利群、祝新荣、张三妹、潘美良、孟正乐。
本标准代替了DB33/ 217.1-2007、DB33/T 217.2-2007、DB33/T 217.3-2007、DB33/ 698.1-2008、
DB33/T 698.2-2008。
DB33/ 217.1-2007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3/ 217.1-1998、DB33/ 217.1-2002、DB33/ 217.1-2007;
DB33/T 217.2-2007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3/T 217.2-1998、DB33/T 217.2-2002、DB33/T 217.2-2007;
DB33/T 217.3-2007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3/T 217.3-2007;
DB33/ 698.1-2008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3/698.1-2008;
DB33/T 698.2-2008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3/T 698.2-200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