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细胞(Cell)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共同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一、膜相结构:包括质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质体(叶绿体)膜、溶酶体膜、核膜。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位置:细胞的最外层;厚度:75—100? 细胞膜的几种模型 Danielli和Davson模型 Robertson模型 Singer和Nicolson模型(流动镶嵌模型) 三种模型比较,流动镶嵌模型更具说服力 特点:a.强调了膜的流动性 b.显示了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细胞膜的功能 ①保护、支持②选择通透性③细胞识别④细胞连接 内质网的结构与功能 内质网的结构 内质网的功能 粗面内质网与蛋白质合成 粗面内质网与蛋白质运输 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 高尔基体(Golgi body)的结构 高尔基体的功能 ①为细胞提供了一个内部的运输系统,把由内质网合成并转运来的分泌蛋白质加工浓缩,通过高尔基液泡运出细胞 ②合成和运输多糖 ③在植物细胞分裂时对细胞板的形成起一定作用。 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线粒体的结构 外部:圆、近圆、棒状或线状 内部:由两层膜分割成两个腔。外膜:包围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嵴上有基粒;外腔:内外膜间的空隙 ;内腔:内膜的内侧,即嵴之间的空隙,内腔大,其中充满基质 。 线粒体的功能 ①呼吸作用与能量转换 ②内外膜的透性 ③运动 ④自主独立性 质体的结构和功能 叶绿体的结构 叶绿体的功能 ①光合作用 6CO2+6H2O C6H12O6+6O2 ②自主独立性 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 溶酶体的结构 溶酶体的功能 ①营养与防御②自体吞噬③膜破裂,细胞自溶 核膜的结构和功能 核膜的结构:核膜由内外两层膜组成,每层厚80-100?,间隔100-300?,内膜平滑,外膜附核糖体。核膜上有小孔,称核膜孔。 核膜的功能①保护②通透 第二节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 染色体的一般形态、结构 化学组分:DNA、RNA、蛋白质。 着丝点与主缢痕:着丝粒(Centromere)或着丝点;Centro中心;mere池塘、小湖。主缢痕(primary constriction)在光镜下看,着色后的染色体在着丝点处好象中断成两个臂,这个区域称为主缢痕。着丝粒:染色体上染色很淡的缢缩区,两个单体在此部位相联系,其中的着丝点可与纺锤丝相连接。着丝点(kinetochore)是染色体着丝粒中与纺锤丝相连接的实际位置,微管蛋白的聚合中心。电镜下呈盘状或球状结构,由电子密度不同的三层或多层结构组成,附着于染色单体着丝粒的两外侧。 副缢痕(secondary constriction) 有的染色体除主缢痕之外,另有一个区域着色也较浅,后面附带随体,称次缢痕,此区与形成核仁有关,故又叫核仁组织区(NOR)。区别:染色体在此处不能弯曲。 随体(satellite)染色体末端的粒状结构,通过次缢痕与染色体的主体部分相连。是识别染色体的重要特征之一。 端粒(telomere) 染色体末端部分的特殊构造(末端特化加大的染色粒,具极性),它不呈现特殊的形状,但可起防止染色体末端彼此粘连的作用。染色体在丢失端粒后易于其它染色体末端相互粘连,或与同一染色体的另一端连接成环状。(端粒酶) 异染色质与常染色质:在细胞周期中显示正常周期变化的染色质称为常染色质。异染色质:结构异染色质(永久性,不能转化,所在部位、区段长短恒定);兼性异染色质(如巴氏小体,X染色体失活) 异染区与常染区的区别: ①二者在结构上是连续的 ②在间期,前者染色线盘曲较紧,后者较为松散 ③异染区复制多迟于常染区,呈惰性 这种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差别叫异固缩现象(heteropycnosis) 染色单体(chromatid):由染色体复制产生的尚有共同着丝粒连接的成员。姊妹、非姊妹。 染色体的形态分类 据着丝点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将其分为四类: 等臂染色体 中间着丝粒染色体 非等臂染色体 近中、近端、顶端 染色体臂:染色体上从着丝粒一侧到端部的区域 臂长比:染色体长臂与短臂的长度比值,以判定着丝粒的着生位置 着丝粒指数:染色体短臂占整个染色体长度的百分比,可作为判定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着生位置的指标。 比较 着丝点位置 两臂长度比r 着丝粒指数I 分裂后期形态 符号 (长/短) 中间 1.0—1.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使用管理相关知识.ppt
- 医务人员反歧视演示文稿.ppt
- 医学STATA软件及其应用.ppt
- 医学电生理学N3.ppt
- 医学动物实验与生物安全.ppt
- 医学伦理学绪论.ppt
- 医学免疫学第六版1-免疫学概论.ppt
- 医学生物学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功能基因组学.ppt
- 医学实验室认可信息.ppt
- 医学统计学-第七章---卡方检验.ppt
- 某某单位2024年党建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doc
- 某某市发改委关于2024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情况的报告.doc
- 某某局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doc
- 某某区财政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总结及2025年工作谋划.doc
- 2024年党管武装工作述职报告2篇.doc
- 2024年度国企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3篇.doc
- 公司党委书记2024年述职述廉报告.docx
- 2024年度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doc
- 市医疗保障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
- 市民政局党组2024年巡察整改工作情况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