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7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三字经》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孟子学习目标:理解孟子的“四端”学说及其文化内涵。 学习重点:学习孟子运用举例、对比和比喻说理的手法。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追求“仁义礼智”的高尚道德境界。 关于“性善论”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 “性善论”的最突出体现就在“四端说”。“四端说”把抽象化为具体,是我们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论”的桥梁。选文第一则 “四端”说的含义: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选文第一则 “四端”说的含义:恻隐之心仁“四端”我固有之羞恶之心义礼辞让之心智是非之心 孟子为了引出这个中心首先提出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他为我们列举哪两个例子?并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谈谈你对仁义礼智的发端内涵的理解。【举例论证】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 为政:①不忍人之心;怜悯心,同情心。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①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②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③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④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为人:①乍:突然、忽然。②怵 惕:惊惧。侧隐:哀痛,同情。③内交,内交即结交,内同 “纳”。④要(yāo)誉:博取名誉。要同“邀”,求。 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 正反对比论证 我们有没有做到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呢??“四端”事例:1、“我爸是李刚”事件、西安药家鑫事件,(恻隐之心,反面)2、廉颇负荆请罪(正面)《齐人有一妻一妾》(羞恶之心,反面)3、“孔融让梨”的故事。 尧让位给舜,舜又让位给禹。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9·11事件、汶川大地震逃生时,让妇女儿童先离开;老师组织学生先离开,自己留在最后。(辞让,正面)4、“东郭先生和狼”、“农夫和蛇”(反面) 哥白尼坚持真理“日心说”奉献了宝贵的生命,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为了证明地球是圆的,进行首次环球航海,最后死在充满艰辛的征途上(是非之心,正面)。 这四端是孤立存在的吗? 不是,他们是统一的整体。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人有仁义礼智,就好像人有四肢一样。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四肢,便不是一个身体完整的人。一个人失去仁义礼智,便不是一个心灵完整的人。 在孟子看来,我们每个人都已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也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了?请学生齐读一、二、三、四、五、六则,孟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 有一个人在只有300元的情况下,捐献了200元给灾区,赢得大家的好评。后来他挣了有上亿的家财。又一次捐款,这次他捐献了500元,结果却引来的是一片骂声?为什么捐的更多了,效果却不一样呢? 他具有恻隐之心,但是却没有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发展壮大。所以效果相反!1、凡有四端①于我②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③,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④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译文】凡和我一样具有这四种发端的人,都懂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一样(最终形成燎原之势),就会像泉水刚刚开始流出去一样(最终汇聚成大江大河)。如果能扩充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扩充它们,那就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扩而充之①端:开端,起 源.源头。②我:同“己”。③然,同“燃”。④保:定,安定。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求之①铄:本指以火销金,自外至内而熔化,比喻从外部给予。【译文】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陕西省石泉县江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2 诗两首 再别康桥(共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陕西省石泉县江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2 诗两首 再别康桥2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陕西省石泉县江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2 诗两首 雨巷(共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陕西省石泉县江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6 鸿门宴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陕西省石泉县江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2 诗两首 雨巷(共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高中语文 1 沁园春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陕西省石泉县江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7 纪念刘和珍君(共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高中语文 12 作为生物的社会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5.ppt
- 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高中语文 3 边城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5.doc
- 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高中语文 6 鸿门宴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