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材料第一章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 第二章 金属晶体结构与塑性变形第三章 金属结晶及合金相图第四章 钢的热处理第五章 钢铁材料及其应用第六章 有色金属及应用第七章 非金属材料第八章 材料选择基础第八章 材料选择基础第一节 零部件失效的基本形式第二节 失效分析方法第三节 常见零件失效分析实例第四节 材料选用的地位第五节 材料选用原则第六节 典型零件的选材第一节 零部件失效的基本形式失效模式—是指失效的外在宏观表现和规律。失效机理—是指引起失效的微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的本质。第一节 零部件失效的基本形式8.1.1 零件失效的分类8.1.2 零件失效的主要形式8.1.1 零件失效的分类根据零件破坏的特点、所受载荷的类型以及外在条件,零件失效可分为三大类型:变形失效;断裂失效;表面损伤失效。每种类型根据失效机理的不同,又包含多种失效模式。零件失效的模式及其失效机理 失效类型 失效模式失效机理 变形失效 弹性变形失效塑性变形失效翘曲畸变失效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弹、塑性变形 断裂失效 塑性断裂失效低应力脆断失效疲劳断裂失效蠕变断裂失效应力腐蚀断裂失效塑性变形裂纹扩展疲劳蠕变断裂应力腐蚀 表面损伤失效 磨损失效表面疲劳失效腐蚀失效磨粒磨损、粘着磨损疲劳氧化、电化学第一节 零部件失效的基本形式8.1.1 零件失效的分类8.1.2 零件失效的主要形式8.1.2 零件失效的主要形式变形失效变形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零件规定的功能。变形可以是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弹塑性变形。变形的基本类型包括:尺寸变形或体积变形(伸长或缩小)及形状变形(如弯曲和翘曲等)。变形失效体现为:不能承受规定载荷;不能起到规定作用;与其他零件的运转发生干扰。8.1.2 零件失效的主要形式断裂失效断裂的分类:按断裂的性质不同,可分为韧性断裂、脆性断裂、韧性-脆性断裂。韧性断裂是指材料在断裂之前发生明显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脆性断裂是指材料在断裂之前不发生或发生很小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韧性-脆性断裂又称准脆性断裂,是一种塑性和脆性混合的断裂。8.1.2 零件失效的主要形式按断裂路径不同,可分为沿晶断裂、穿晶断裂、混晶断裂。 按断裂模式与断裂机理不同,可分为脆性断裂、塑性断裂、疲劳断裂、蠕变断裂、应力腐蚀断裂。脆性断裂失效脆性断裂常在低应力下突然发生,其诱因较复杂,不论是高温还是低温、静载还是冲击载荷都有可能发生,但最常见的是有尖锐缺口或裂纹的构件在低温或受冲击时发生的低应力脆断失效。8.1.2 零件失效的主要形式蠕变断裂失效零件长期在高温环境工作,在载荷作用下发生蠕变,当蠕变量超过规定范围时,导致零件工作处于不安全状态甚至发生断裂失效。疲劳断裂失效零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常在工作应力远低于材料屈服强度时发生疲劳断裂而失效。由于疲劳断裂前无明显塑性变形,且对材料表面缺陷很敏感,因而是一种危险的失效方式。8.1.2 零件失效的主要形式应力腐蚀断裂失效零件在某些环境中承载时,在应力和介质的联合作用下产生应力腐蚀,发生低应力脆性断裂而失效。表面损伤失效表面损伤失效主要包括磨损失效、腐蚀失效、表面疲劳失效等形式。8.1.2 零件失效的主要形式失效形式的危险性比较:在以上失效形式中,弹性变形、塑性变形、蠕变、磨损和腐蚀失效的发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实现一般都有尺寸的变化,有较明显的前兆,容易预防,一般可避免断裂的发生。低应力脆断、疲劳断裂和应力腐蚀断裂往往事前无明显征兆,因而非常危险,是当今工程断裂事故的三大重要原因。8.1.2 零件失效的主要形式一个零件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失效形式,其具体失效形式取决于工作条件下零件失效抗力最低的类型。零件的失效通常由一种形式起主导作用,若有多种因素产生协同作用,将可能组合成更复杂的失效形式,例如腐蚀疲劳、磨蚀等。第八章 材料选择基础第一节 零部件失效的基本形式第二节 失效分析方法第三节 常见零件失效分析实例第四节 材料选用的地位第五节 材料选用原则第六节 典型零件的选材第二节 失效分析方法8.2.1 失效分析的历史8.2.2 失效的基本因素 8.2.3 失效分析常用方法8.2.1 失效分析的历史古代失效分析阶段:有文字记载的失效分析历史已有4000多年。近代失效分析阶段:200年前开始的近代工业革命时期,失效分析开始作为仲裁事故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手段。现代失效分析阶段: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电子产品领域将失效分析成果应用于产品的可靠性设计。材料科学与力学的迅猛发展、断口观察仪器的长足进步为失效分析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失效分析实例最新的失效分析研究回答了多年未解之谜。Titanic使用的钢板 ——杂质含量较高,韧性很差,特别是在低温下呈明显的脆性,冲击试样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