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巩固退耕还成果基本口粮田规划.docVIP

彬县巩固退耕还成果基本口粮田规划.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彬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规划 (2008-2012年) 退耕还林工程这一战略举措的实施,给我县的荒山秃岭、千沟万壑披上了绿装,使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与改善。惠济千家万户,广大农民通过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加快了脱贫致富的进程,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也存在有基本口粮总量不足,项目区群众口粮短缺,林木虽有很大的生态效益,近期内为农民增收作用甚微,生活得不到保障。因此,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单产,实现农民粮食生产自给,解决群众基本口粮田己十分迫切。依据咸发改[2008]2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摸底情况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平田改土,增加水利设施,建设人畜饮水工程,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为重点,深入项目区实地勘测和统筹规划,完成了彬县退耕还林区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 1 基本概况 1.1自然条件 彬县位于咸阳市的北部,泾河中游,属黄土高原沟壑区。东邻旬邑、淳化县,西与长武、麟游为邻,南接永寿县,北与甘肃省正宁县接壤。全县地貌为以泾河为轴心的槽状缓坡,地势北部区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部区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拨高程介于715-1501米之间,地貌类型可分为: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中部泾河川道区,黄土覆盖厚度在30米-300米 气候属中纬度半湿润,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在2199--2298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 9.7 ℃,无霜期 平均180 天,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年平均降水量为530毫米 境内以泾河为主干,树枝状分布有四郎河、红岩河、百子沟、三水河、太峪河、南沟、西沟、水帘河、磨子河等十多条水系。年径流量18.09亿立方米,其中自产径流8314万立方米,水资源较充沛,开发利用潜力大。 生态植被:彬县近年来由于全境内实施了退耕还林项目和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全县森林面积达到41433 hm2,占全县总面积34%。林相较好,郁闭度中上,对调节县域小气候,涵养水源,遏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质、地貌:彬县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褶皱带上,土地类型复杂多样,有河谷阶地,黄土丘陵、黄土高原等。土壤主要有以黄土类土为主,分为5个土类黄善土、黑垆土、淤土、红土、潮土;9个亚类,37个土种。由于长期重用轻养,土壤肥力差,耕性较差,产量低而不稳。 气象、水文:彬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冬、春少雪,夏、秋多雨,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500-600mm左右,平均气温10℃ 1.2社会经济条件(略) 1.3土地利用及水土流失与治理现状 全县总土地面积1774800.4亩,土地利用:农耕地 436598亩,林地621500 亩,草地62600亩,水域20442亩,果园271155亩,四荒地301716亩,非农生产用地261846亩,农林牧用地结构为39:35:17。截止2006年底,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96.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0.3%,占水土流失面积56%,其中;基本农田557155亩。 1.4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口粮田建设需求的迫切性 自1990年到2006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我县共实施完成退耕造林273810亩,其中退出耕地造林102678亩,荒山荒坡造林155123亩,林种分为生态林71705.2亩,经济林30972.7亩。 截止2006年底,我县利用以工贷赈资金、世界银行水土保持资金、陕西省农田基本建设及小型水利补助资金在退耕区建设基本农田49498亩,其中用于栽植苹果的基本农田186998亩,年久失修、连年水毁26477亩,现实际基本口粮田为281514亩,人均占有基本农田仅为1.04亩。其中坡度在15°以下189504亩,坡度在15°-25°84154亩,坡度在25°以上7856亩。根据咸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咸阳市财政,农业、林业、水利局咸发改[2008]26号文件精神,按人均不低于2亩基本口粮田的标准计算,到2015年全县退耕区基本口粮田需求总量为540600亩,需新建基本口粮田259086亩,其中已纳入国土部门土地复垦整理、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土地整理、农业部门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改良,水利部门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小流域治理、坡耕地综合治理、省补基本农田建设等建设规划的148091亩,还需新建基本口粮田110995亩,基本口粮田建设任务十分繁重。 2 规划期和规划目标 2.1规划期 按照文件要求基本口粮田规划期限为2008—2012年。 2.2规划目标、任务 2.2.1规划原则 建设基本口粮田是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完善配套措施为中心,增加退耕还林村、户基本口粮田,农民增收致富,构建和谐新农村为目的,使退耕农户粮食

文档评论(0)

155****87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