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基础:经典教程.ppt
移动式健康管理服务商 整体健康管理发起机构
北京康佰瑞健康管理机构
1
北京康佰瑞健康管理机构
中医基础培训
4
一、理
具体而言,疾病发生的一般模式是病因作用于病位导致该病位的生理功能失常。出现相应的生理功能变化,如风寒性咳嗦,其发病过程为--风寒袭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咳。根据一个病变的相关信息如主证,体征,病机,病因,特殊表现即可确定相应病的诊断。根据综合分析病因,病位,病性等则可得出症的结论。
证
是疾病在某一阶段病理实质的概括,反映的是病变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辩证就是把四诊所收的资料,通过归纳分析辨别疾病的病因,病性病位及邪正之间的关系,进而概括判断为某证。这是中医学的(理)已解释疾病本质的特有方式。也是治病求本的具体要求。
由于不同疾病有着各自的发展及演变规律,因而在辨析时又产生了不同的辩证方法,如适用于内伤的脏腑辨证和八纲辨证。适用于外感病的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5
3、中医学的病因是什么?
1外感致病因素------ 六淫、疫疠
2内伤致病因素------七情、饮食劳逸
3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痰饮瘀血 结石
4其它致病因素 外伤,虫兽,金刃,跌打,药邪,医过等。
六淫
六气、六淫的含义
六气:指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
六淫:淫:浸淫,侵害过度之意。指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又称“六邪”。
六气在什么情况下成为六淫
(1)六气太过或不及
(2)非其时有其气
《诸病源候论》说:“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
(3)气候急剧变化,超越了机体的适应能力
(4)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六气的正常变化而发病,此时的六气也成了六淫。
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邪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2)风善行数变
(3)风为百病之长
(4)风性主动
6
2.寒邪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主痛(3)寒性收引
3.暑邪
暑为夏季之主气,乃火热之气所化。暑具有严格的季节性,独见于夏季,(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3)暑多挟湿
4.湿邪(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2)湿性重浊(3)湿性粘滞(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5.燥邪 燥邪致病多表现为:
温燥——初秋,有夏热之余气,燥与温热相合侵犯人体,热象明显。凉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凉相合侵犯人体,寒象明显。(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
6、(火)脏腑实火皆从郁化
脏腑实火的原因产生多端,机理颇为复杂,但细析之,大约不出饮食失节,七情过激,情志失调,以及感受外邪,引发脏腑实火。饮食不慎,恣食辛辣香燥,或嗜食肥甘厚味,或嗜酒无度,一则损伤脾胃,升降失司,气机郁滞而化火;一则积热内生,蕴结化火,薰蒸脏腑。情志失调,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或思虑过度,思则气结,气结日久,亦能生热化火;或暴怒所触,五志过极,皆从火化。《质疑录》说:“人身捍卫冲和不息之谓气,扰乱变动妄行之谓火。火与气,二而一一而二者也”。情志失调所生之内火,其机要在气机紊乱,情志过极,五志皆可化火,但以心火、肝火最为常见。
内生虚火,当分阴阳
阴虚火旺。阴阳互根互制,若热病后期,阴分耗伤;或劳欲无度,阴精耗伤;或久病不复,阴液亏虚;或先天禀赋虚弱,肾阴素亏;或肝郁化火,久耗阴液。阴液既亏,阴不制阳,内热既生,而水亏火旺,这是阴虚之火产生的机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虚则热”。
阴火内起。阴火之名,始于东垣。从东垣对“阴火”的表述看,其意大致有三:一是阴虚内热。实是说思虑过度,心阴耗伤,心阳独亢,而心火内盛的病理。二是气虚发热。发热本当用苦寒清泻,但气虚时的发热,则由于元气不足,以致心火独盛,出现一系列的热象,这时的心火,就称为阴火,用寒凉而发热反甚,以甘温之法则热除病退,因而把这种不同于阳热火邪的火热之征,称为“阴火”。三是气虚感受外邪,邪正相搏而发热。从内生五邪的角度看,气虚时的发热,便是阴火。
阴虚火浮。阳主外而根于内,若肾阳虚衰,真阳无根而浮越于上,所形成的假热之象,是为元阳虚衰,为虚火上浮,即临床常说的“假热”证。
七情的基本概念
1、七情: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们对外界环境各种刺激所作出的正常的情志反映,一般不会使人致病。
2.内伤七情:
七情致病,病从内生,直接影响有关内脏,使机体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是内伤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说:“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pdf VIP
- (一模)榆林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 初中历史高一《五四运动》教学课件(共11张PPT).pptx VIP
- 202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英语试题卷(附答案及逐题解析)+2021年试卷及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上学期九年级期中数学试卷.docx VIP
- 汉英翻译技巧第2章 汉语句子主语的翻译.ppt VIP
- 第5章免疫凝集试验.ppt VIP
- 超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答案.docx VIP
- 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答辩讲课模板之数学学科万能模板.docx VIP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绝对值化简》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