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八章耳针头皮针腕踝针.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第八章耳针头皮针腕踝针.ppt

二 头皮针操作技术 (一)进针法 1 快速进针法 2 快速推针法 3 注意事项 (二)针刺手法 1 快速捻转法 2 抽添手法 (1)抽提法 (2)进插法 头针的留针和出针,基本上与毫针刺法相同。出针时,要及时按压针孔,防止出血。 头针刺法 三 头皮针临床运用 (一)头皮针适应范围 1 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2 精神病症 3 疼痛和感觉异常 4 皮层内脏功能失调所致疾患。 (二)头皮针注意事项 1 囟门和骨缝尚未骨化的婴儿和孕妇不宜用头针治疗; 2 头颅手术部位,头皮严重感染、溃疡和创伤处不宜使用; 3 进针宜迅速,避开发囊、瘢痕。 4 有脑出血病史者,宜谨慎使用头皮针。 (三)头皮针处方示例 1.中风偏瘫 是目前临床报道最多的头皮针适应症,用头皮针治疗常可迅速提高瘫痪肢体肌力,改善肌张力,不同程度地恢复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可以用顶颞前斜线(瘫肢对侧)为主,配顶中线、顶旁1线、顶旁2线等,用抽提法和进插法来进行治疗。 2.癫痫 根据患者脑电图异常表现,确定其病变部位(如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取相应头皮针治疗线。如额叶癫痫取额中线和额旁1线、2线,顶叶癫痫取顶中线和顶旁1、2线,枕叶癫痫取枕上正中线和枕上旁线等。沿头皮透刺至帽状腱膜下层,行大幅度快速捻转,频率200次/分;各针持续行针1—2分钟,留针1小时,其间行针2次。 3.高血压病 头皮针对I期高血压病以及肝阳上亢、阴阳两虚型的降压效果较好。一般以顶中线、额中线、额旁1线等顶区和额区的治疗线为主,沿皮进针后,用缓慢平和的手法,取得局部针感后,留针1~2小时,并配合意守丹田、形体放松等,即可获效。 四 头皮针作用原理 (一)头皮针的经络理论基础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头者,精明之府。”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六阴经中手少阴心经与足厥阴肝经直接行于头面部,所有阴经的经别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相合后上达于头面。督脉上至风府,入脑上巅。阳维脉至项后与督脉会合。阳跷脉至项后会合于足少阳胆经。 (二)头皮针治疗中风偏瘫的机理 1.头针能使脑电波指数和电压上升,并改善其不对称性,从而提示头皮针治疗有调节大脑皮层功能的作用和改善病理状态的作用。 2.脑缺血性中风所引起的脑血流图异常变化,经头皮针治疗后,可在肢体功能恢复的同时,脑血流图也得以改善,有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液动力学变化的作用。 3.采用头皮针治疗,可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指标,改善微循环。从而提示头皮针治疗能改善患者血循环状态,从根本上改善患者体质。 4.应用头皮针刺激相应穴位,能使中风偏瘫病人的四肢肌力大幅度升高。头皮针还可迅速改变瘫肢肌电和皮温,且有皮肤电位改变的现象。 第三节 腕踝针法 一 人体体表分区 (一)纵行六区 1 头、颈和躯干六区 2 四肢的分区 (二)上下两段 二 腕踝针进针点 (一)腕部进针点 进针点就是针尖刺入皮肤的位置。腕与踝部各有6对进针点,分别代表身体上下6个区,并且用数字标明,以和四肢各区的编号相一致。 (二)踝部进针点 三 腕踝针操作技术 (一)进针 通常选已消毒的28—30号1.5寸不锈钢毫针。选定进针点后,皮肤常规消毒,医者以押手固定在进针点的下部,并且拉紧皮肤,刺手拇指在下,食指、中指在上夹持针柄,针与皮肤呈 15~30‘角,快速刺人皮下,然后将针平放,使针身呈水平位沿真皮下进入约1.2~1.4寸,以针下有松软感为宜,不捻针。 (二)调针 如患者有酸、麻、胀、重等感觉时,说明针刺人到筋膜下层,进针过深,须将针退至皮下,重新沿真皮下刺入。 (三)留针 一般情况下留针20~30分钟。若病情较重或病程较长者,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1至数小时,但最长不超过24小时。留针期间不行针。 (四)疗程 一般情况下隔日1次,急性病症可每日针1~2次,10次为1疗程。 四 腕踝针临床运用 (一)适应范围 1 同名区域内所属脏腑、组织、器官等所引起的各种病症; 2 主要症状能反应在同名区域内的各种病症。 (二)选点原则 1.上病取上、下病取下 2.左病取左、右病取右 3.区域不明、选双上1 4.上下同取 5.左右共针 (三)处方示例 1.感冒 上1,配上2、上5、上4。 2.胁痛 下2,配下1、下3或上2 3.眩晕 上1,配上3。 4.腹痛 下1、下2,配下3。 5.呃逆 下1,配上1。 6.痛经 下1,配下2。 7.带下病 下1,配下2。 8.肩周炎 上4、上5,配上6。 9.荨麻疹 上1。 10.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