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大肠经胃经.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大肠经胃经.ppt

天枢(ST25) 大肠募穴   [定位] 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   [主治] ①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②月经不调、癥瘕。   [操作] 直刺0.8~1.5寸;可灸。 七、足阳明胃经 (三)腧穴 配伍: ●配足三里,有和中止泻的作用,主治小儿腹泻。 ●配三阴交、太冲,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 犊鼻(ST35)    [定位] 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主治] 膝痛、关节屈伸不利、脚气。   [操作] 向后内斜刺0.8~1.5寸;可灸。 七、足阳明胃经 (三)腧穴 足三里(ST36) 合穴,胃下合穴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 ①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痢疾、疳疾、肠痈,“肚腹三里留”。②虚劳羸瘦、水肿、心悸。③下肢不遂、脚气。④癫狂。⑤乳痈。  [操作] 直刺1~2寸;可灸。 七、足阳明胃经 (三)腧穴 丰隆(ST40) 络穴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主治] ①痰多、咳嗽。②癫狂痫。③头痛、眩晕。④便秘、水肿。⑤下肢痿痹、拘挛。  [操作] 直刺1~1.5寸;可灸。 配肺俞、尺泽,有祛痰镇咳的作用,主治咳嗽,哮喘 七、足阳明胃经 (三)腧穴 内庭(ST44) 荥穴   [定位] 在足背,当第2、第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 ①齿痛、咽喉肿痛、口歪、鼻衄、热病。 ②胃痛吐酸、便秘、腹痛、腹胀。③足背肿痛。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可灸。 七、足阳明胃经 (三)腧穴 配伍: ●配合谷,有清泻邪热的作用,主治牙龈肿痛。 厉兑(ST45) 井穴   [定位] 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主治] 面肿、齿痛、口歪、鼻衄、胸腹胀满、热病、多梦、癫狂。   [操作] 浅刺0.1寸。 七、足阳明胃经 (三)腧穴 足阳明胃经 小结: 1 取穴要点:主要掌握瞳孔下直线、口角、咬肌、鬓角、髂前上棘、胫骨前嵴、外膝眼、外踝等解剖标志。 2 主治重点: 胃肠疾病:足三里治一切胃肠病;上巨虚、天枢治大肠病;下巨虚治小肠病。 血病:天枢治妇人癥瘕血结成块;足三里治产妇血晕;内庭治赤痢、鼻血;历兑治流鼻血。 神志病:足三里、丰隆治癫狂;历兑治梦魇。 头面部疾病;热病;皮肤病。 3 刺灸注意事项: 谢谢! 大学生针灸学社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两骨:第1、2掌骨 两筋:指拇长伸肌腱、拇短伸肌腱 鱼骨:肩胛骨肩峰部 柱骨:大椎穴 胆囊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直下2寸 1.頞:鼻根部。 2.太阳之脉:足太阳膀胱经。 3.颐:口角后,下颌部。 4.客主人:上关穴。 5.额颅:前额。 6.气街:气冲部,当股动脉搏动处。 7.胃口:胃之下口。幽门。 8.髀关:(1)股之上端。(2)膝上通称。 9.伏兔:股四头肌隆起处。 10.膑:膝盖。 11.足跗:足背。 12.中指内间:“指”通作“趾”,“内间”,内侧趾缝。 * * * * * 大学生针灸学社 第二章 经络腧穴各论 主讲人:刘田田 2015.04.11 第一节 十二经脉及腧穴 手阳明大肠经 四、手阳明大肠经 (一)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四、手阳明大肠经 循行方向:手──头 起止穴:商阳──迎香 共有穴位:20个。 分布:示指4个,上肢10个,肩颈头面各2个。 联系脏腑器官:肺、大肠、下齿、鼻。 四、手阳明大肠经 (二)、主治概要 主要病候: A 脏腑病: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 喉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 B 经脉病:本经循行部位疼痛、齿痛、热肿或寒冷。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 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歌诀:LI二十手大肠,起于商阳止迎香, 头面眼鼻口齿喉,皮肤身热与胃肠。 四、手阳明大肠经 (三)腧穴 合谷(LI4) 原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