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最后的姿势
【教材分析】
2008的汶川大地震,夺去了无数同胞的生命,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地震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最后的姿势》是根据发生在此次地震中的真实事情改写的。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
本文集中笔墨刻画谭老师的形象,主要用了以下手法:一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文章不光有谭老师的语言和行动的描写,还借助三类角色不同人物的语言来侧面刻画谭老师。另外,对于当时地震情形的三次描写,也从侧面很好地衬托了谭老师的形象。二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描写看似不重要,似乎去掉对文章结构也没有多大影响,可是结合下文仔细揣摩体会,我们不难发现,这第一自然段的描写对烘托谭老师那种恪尽职守、大公无私的精神品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纵观本课所在的单元,它以“美德”为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通过这四篇课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这些美德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和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从而促使他们成长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注意“漱”的字形和“凹”的笔顺。联系语境理解“诠释、生死攸关”等词语。
3.能够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
4.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抓住人物言行,体会谭千秋老师恪尽职守、大爱无声的精神;感受他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学习重难点】
重点: 能够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
难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谭千秋老师恪尽职守、大爱无声的精神;感受他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课时安排】两课时
【资料链接】
1.谭千秋老师的介绍:
谭千秋,中共党员,1957年8月出生。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步云桥镇岩前村人。从教26年来,谭千秋不仅教学成绩卓越,被评为特级教师,而且,在担任中学教导主任以来,他致力于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他非常的爱学生,在校园里看到一块小石头都要捡起来,生怕学生们在玩耍时受伤,被同事们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波及绵竹。在地震中,东汽中学一栋教学楼顷刻坍塌。当时,谭千秋正在这栋教学楼的教室里上课。危急时刻,他用双臂将四名高二一班的学生紧紧地掩护在身下。2008年5月13日晚上,当人们从废墟中将他扒出来时,他的双臂还张开的,趴在讲台上。手臂上伤痕累累,后脑袋被楼板砸得凹了下去。而四名学生在他的保护下成功获救,而他就这样献出了自己51岁的生命。
谭千秋老师用双臂将死神拦在自己背后。
2. 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这是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千米。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注意“漱”的字形和“凹”的笔顺。联系语境理解“诠释、坍塌”等词语。
3. 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抓住人物的一言一行,正面体会谭千秋老师恪尽职守、先人后己、大爱无声的精神。
一、自主导学
1、看拼音写词语:
fèi xū xǐ shùzhèn hànāo tū
( ) ( ) ( ) ( )
tān tā quán shì duǎn zànshēng sǐ yōu guān
( ) ( ) ( ) ( )
2、先解释加点的字,再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废墟:坍塌:
震撼:诠释:
生死攸关:
3、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认真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写了什么?为什么要有第一自然段的描写?
5、在2008年地震灾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像谭千秋老师这样的英雄行为。请搜集当年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跟同学们交流。
二、课堂研讨
(一)导入新课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8级大地震,将川西北一个个美丽的城镇乡村瞬间变成废墟,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面对死亡,我们可能无法作出更多的选择,可是谭千秋老师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生命姿势——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一、一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试着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交流
二、二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指名分自然段读文,相机正音,指导字形,适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废墟”、“坍塌”、“震撼”、“诠释”(结合“自主导学”进行反馈)
(三)品读言行,正面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