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八节耳胀耳闭.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第八节耳胀耳闭.ppt

鼓膜穿刺及切口部位 粘液性中耳炎 (3)鼓室置管术: 适应证: ① 分泌物粘稠,经上述处理无效; ②病情迁延,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 ③估计咽鼓管功能不能于短期内恢复正常者。 管:硅胶,内径1~1.2mm,T形或扣眼形。 留置时间:长短不一,待咽鼓管功能恢复,即可取管。 鼓膜插管后的图象。此属邪毒侵袭湿邪留滞耳窍的耳胀证。 行鼓膜插管,可透过鼓膜见到鼓室中有积液和气泡。此属湿邪滞留耳窍的耳胀证。 附加:治疗 病因治疗 1.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样体肥大者,行腺样体切除术。下鼻甲后端肥大者,行下鼻甲后端部分切除术。 2.抗生素治疗:急性期可选用抗生素,预防或控制感染。 3.类固醇激素药物:可用地塞米松或强地松口服,作短期治疗。 六、预防与调护 1、患伤风鼻塞、鼻窒、鼻渊等鼻病,鼻涕多时,应使用滴鼻剂以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 2、擤鼻涕应用正确方法,不宜用力过度,防止鼻涕窜入耳窍,引起染毒,演变为脓耳。 3、要注意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积极防治伤风感冒及鼻腔、鼻咽部的慢性疾病。 4、应及早彻底治疗耳胀以免引起耳闭。 七、预后及转归 1、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2、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可致听力明显下降。 八、病例分析 张某,女,28岁,干部。 主诉:左耳胀痛,堵塞,听力下降3天。 现病史:患者1周前患感冒,出现鼻塞,流涕微黄,发热,近3天自觉左耳胀痛、堵塞,耳鸣如闻风声,听力下降,自声增强。用手指按压耳门则不适稍缓解,检查见左耳鼓膜淡红,轻度内陷,右耳鼓膜正常,鼻部、咽部粘膜红肿。体温38.0℃,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请说出证候分析、诊断、证型、治法、代表方及外治法。 九、思考题 1、耳胀的外治为何要用具有疏风消肿通窍作用的滴鼻液滴鼻? 2、耳胀、耳闭的预防与调护方面应注意什么? 3、试述耳胀、耳闭的病因病机? 4、试述脾虚失运,湿浊困耳型耳胀耳闭的主症、治则及代表方剂?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 第七节 耳胀 耳闭 [目的要求] 1.掌握耳胀耳闭的定义、临床特征。 2.了解古代医家对耳胀耳闭的认识。 3.熟悉耳胀耳闭的病因病机。 4.掌握耳胀耳闭的诊断、分型治疗、外治法及其他疗法。注意耳胀耳闭的预防与调护措施。 [重点及难点提示] 重点:掌握耳胀耳闭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耳胀多由风邪侵袭、经气痞塞而致,耳闭多为耳胀反复发作,迁延日久,邪毒滞留而致。 难点:耳胀、耳闭症状各异,检查所见鼓膜有多种表现形式。视病情选择不同的外治方法。掌握正确的擤鼻方法。 一、概述 1、定义:耳胀耳闭是指以耳内胀闷堵塞感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疾病。 耳胀多为病之初起,以耳内胀闷为主,或兼有疼痛,多因风邪侵袭而致。 耳闭多为病之久者,耳内如物阻隔,清窍闭塞,听力明显下降。多为耳胀反复发作,邪毒滞留耳窍,迁延日久转化而致。 2、发病特点:本病冬、春季多见。小儿及成人均可发病,为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之一。 3、现代医学病名:分泌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中耳积液粘稠呈胶状者,称胶耳。 二、病因病机 1.风邪外袭,痞塞耳窍 风寒外袭,肺失宣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湿,积于耳窍而为病;若风热外袭或风寒化热,循经上犯,结于耳窍,以致耳窍痞塞不宣而为病。 2.肝胆湿热,上蒸耳窍 外感邪热,内传肝胆,或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气机不调,内生湿热,上蒸耳窍而为病。 3.脾虚失运,湿浊困耳 久病伤脾,脾失健运,湿浊不化,内困于耳窍而为病。 4.邪毒滞留,气血瘀阻 耳胀反复发作,或病情迁延日久不愈,邪毒滞留于耳窍,阻于脉络,气血瘀阻以致闭塞失用,终成耳闭。 重点:掌握耳胀耳闭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耳胀多由风邪侵袭、经气痞塞而致,耳闭多为耳胀反复发作,迁延日久,邪毒滞留而致。 附加:病因 (1)咽鼓管功能不良:一般认为咽鼓管阻塞是本病的基本原因。如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或淋巴组织增生、长期鼻咽部填塞等。此外,腭帆张肌功能不良,如腭裂,易患本病。 (2)感染:本病常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故认为本病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 (3)免疫反应:中耳为一独立的免疫防御系统,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方逐渐发育成熟,这可能是小儿本病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复发性或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与变应性鼻炎,慢性鼻咽炎引起的咽鼓管功能不良有关。 附加:病理 咽鼓管功能不良时,外界空气不能进入中耳,中耳内气体被粘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