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色素COⅠ的研究概述【文献综述】.docVIP

细胞色素COⅠ的研究概述【文献综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水产养殖 细胞色素COⅠ的研究概述 摘要:本文简述了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OⅠ)的结构功能,总体介绍了COⅠ的研究现状,并在分子生物水平的基础上,主要论述了COⅠ基因序列差异的研究在遗传学和病害学上的影响,特别是其在鱼类分类鉴定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鱼类;细胞色素C;COⅠ;基因序列 在生物的线粒体中广泛存在着一种具有自动氧化作用的物质,即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ehrome oxidase,COX)。COX由13个亚基组成,其中最大的3个亚基(CO1、CO2、CO3)来源于线粒体,其序列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分别由2个线粒体基因编码CO1和CO2是COX的两个催化中心(钟涛等,2002)。COⅠ作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具有酶催化活性的3大亚基之一,是mtDNA编码的最大亚基(谭小玲等,2002),且分子结构简单,检测便捷,具有严格而又典型的母性遗传,难以发生重组,可用于种群间、种、属间甚至科间的系统发育等研究(肖武汉等,2000)。 1研究背景 1930年,英国生物化学家凯林在心肌提取物中就已经发现细胞色素C氧化酶在电子传递链上的活性。2003年初,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的生物学家保罗·赫伯特(Paul Hebert)和他的同事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辑》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用细胞色素C氧化酶I基因片段作为鉴别不同物种的“条码”。 十年前,用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把物种一一归类似乎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但21世纪以来,随着基因工程的突破性发展,人们开始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分子结构,发现细胞色素C氧化酶具有很大的保守性,而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基因序列进化速度适宜,把它的基因片段制成DNA条码最为适合,从而让地球上所有的物种都能拥有一份独特的“身份证”,用以辨别各自属于哪种种类,而且还能用其推测出分类阶元间的系统发育关系(Ostermeier C et al,1996;Wu W et al,2000;李连之等,2001;王中华等,2010)。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原始而在种属数量上又最占优势的类群,其物种繁多,分布广泛,起源复杂,研究其遗传分化,阐明其进化途径,历来是令人饶有兴趣的课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向生物学各研究领域渗透,从分子水平,研究鱼类的遗传与进化,已越来越引人注目。其中对鱼类COⅠ的研究将会影响到其分类学,遗传学及疾病学的发展,能为渔业资源有序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又因为鱼类的分类鉴定蕴含着巨大的利益,因此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鱼类COⅠ感兴趣(杨学明等,2006;杨天燕等,2007)。 2研究现状 2.1鱼类分类学方面 多年以来,生物分类学家一直在寻找能够迅速区分不同物种的方法。传统的分类学鉴定依赖于针对物种外观或者解剖特征的识别,这种方法既费时费力,又可能出现错误。传统分类学并不能准确具体地分类鉴别出生物种类。有时传统分类划分的同一物种却属于几个物种。如:传统分类学认为的哥斯达黎加一种蝴蝶,用COI基因片段检验却鉴定出其中包含了十几个属。如果每一个物种都携带有表明自己身份的“条码”,那么物种分类和鉴定工作将得到很大简化。COⅠ是生物分子系统学研究和群体遗传分化的重要标志,其进化速度适宜且有较大的保守性,COI的基因约650个碱基,很适合作为动物分类学与生态学的DNA barcode(Murgia R et al,2002)。 虽然采用COI基因作为DNAbarcode所隐含的涉及线粒体的进化历史、遗传特性和物种成种时间的默认前提并非完全成立,但目前在动物中最常用的DNAbarcode就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1号基因(COI)的部分序列(关申民等,2000)。且随着标准数据库的建立,基于COI基因的DNAbarcode在动物分类学和生态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COI作为扫描生命的条码,已被广泛用于鱼类、昆虫、鸟类等动物的鉴别分类研究。 现今,因COI条码序列获取很便捷,广泛适用硬骨鱼类物种鉴别,并可用于低级分类阶元的系统进化分析( HYPERLINK /asp/vipsearch.asp?Query=%C1%F5%B3%FE%CE%E1Type=A 刘楚吾等,2009),如:由青石斑鱼COⅠ与线纹刺尾鲷COⅠ同源性很高,可判断青石斑鱼与线纹刺尾鲷亲缘性很高(施大卫等,2009);对采自东海的银鲳、翎鲳和中国鲳3种鲳属鱼类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片段进行研究,能从分子水平研究中国东海海域鲳属鱼类的分类、遗传关系和系统进化,以其了解鲳属鱼类以及与鲳科之间的亲缘关系,又为鲳属鱼类保护生物学和系统进化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张凤英等,2008);更有人研究了基于线粒体CO1基因序列的DNA条形码在鲤科鲌属鱼类物种鉴定中的应用(彭居俐等,2009)。因此,虽然现在对于用COI基因片段作为鱼类分类鉴定

文档评论(0)

chengzhi5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