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天府新论) 1999年第 5期
儒家伦理与道家伦理
柴文华 阎淑萍
儒道两家是 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劲旅 ,它们的伦理学说既相互缠绕又相互撕扯 ,表现为一
系列的契合与反差。
儒家伦理和道家伦理的契合处主要表现在人本主义的视点、物道主义的观念、内倾主义
的方法和制欲主义的倾 向上 。
1、人本主义的视 点。人本主义是一个歧义甚多的概念,大体指 以人为本的学说体 系。
西方从文艺复兴到存在主义的人本主义侧重于个体 ,是 以个体本位为基础的人本主义 ;中国
自先秦至 明清的人本主义侧重于群体,是以群体本位为基础 的人本主义 。与中国传统学术主
要是人本主义学术的特点相连,儒家伦理与道家伦理有一个共 同的理论视点,这就是人 。它
们的学说 以人为中心,着重探讨 了人与 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多维关系,从而提出了各
自的规范体系和价值学说 。如果说儒家学说主要是一种有关人和人道 的学说,这似无疑义。
如果说道家学说也主要是一种有关人和人道 的学说,这可能会产生疑义,因为在不少人看
来,道家学说更侧重于天和天道 。事实上,道家虽然建构了一个 以自然为内在驱动力的天道
观,但这种天道是人道化的天道 。一方面,天道发轫于对人道 的经验体悟和理性熔铸 ;另一
方面,天道的工具性特征必然使它 以人道为最后归宿。正 因为儒道两家都是以人为视界中
心,所 以才提出了与人息息相关的丰富多彩的伦理学说。
2、物道主义的观念。物道主义是笔者在研究中国传统伦理学与现代生态伦理学之间的
关系时所提出的一个概念 ,与人道主义相对 ,主要指尊重人 以外的动物、植物甚至无机物的
生存或存在权利的学说体系。儒家伦理和道家伦理的第二个共同点就在于它们都提出了一种
原始的生态伦理学观念。
儒家在对人与 自然的关系进行思考时,已经包含有维护生态平衡的主张。苟子 ·王制
系统提出 “谨其时禁”(如伐木、捕鱼等要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在林木的生长期和鱼鳖的
62
维普资讯
繁殖期,禁止伐木和捕鱼)的思想,反映了我国古人的生态意识,但这并不是最早和唯一的
论述,在 周礼、国语、易经、中庸、孟子、管子》、吕氏春秋、 《淮南子》、
齐民要术、梦溪笔谈等古代典籍中,都有生态意识方面的记述 。儒家主张维护生态平
衡的 目的,是为 了合理开发和利用 自然,这里说 出了一个极其深刻 的思想,与现代生态伦理
学对待 自然的基本态度达到 了一定程度 的默契 。
道家从 “道法 自然”的理论原则出发,主张尊重生物的生存权利,维护生物的自然天
性 ,以期建立人与生物之 间的融洽关系 。庄子 ·秋水云 : “倏鱼 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自由自在地游玩 ,是鱼之乐所在 。(庄子 ·养生主: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于樊
中”,因为野鸡珍视 的是 比吃喝更为宝贵 的天赋 的 自由权利 。也如鲍敬言所说 : “剥桂刻漆 ,
非木之愿 ;拔鹗裂翠 ,非鸟所欲 ;促辔衔镳 ,非马之性 ;荷辄运重,非牛之乐 。” (抱朴于.
诘鲍篇))认为人工雕琢违背了动物的自然天性,是对动物 自由权利的剥夺 。从尊重生物的生
存 自由出发,庄子反对络马首、穿牛鼻的人为造作。鲍敬言也主张建立人与动物之间互不相
扰的和谐态势: “高巢不探 ,深渊不漉,凤鸾栖息于庭字,龙鳞群游于园池,饥虎可履,虺
蛇可执,涉泽而鸥鸟不飞,入林而孤兔不惊 。” (同上)不仅人不骚扰动物 ,动物不骚扰人,
而且人与动物之间保持着某种和谐交往 的关系。显然,道家及其追随者们高扬生物的自由状
态 ,主要是为了给人的 自由状态提供理论支点,但这里 已经涉及到人对生物的应 当不应 当问
题,即伦理道德问题,与现代生态伦理学对人与 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思考具有吻合之处。
儒家伦理与道家伦理中上述的物道主义显然具有现实化和未来化意义,有助于矫正人与
自然之间的二元对立,促成平衡态的一元世界的产生 。
3、内倾主义的方法。内倾主义是儒家伦理和道家伦理的第三个共 同点,它所强调的是
道德修养的内在化进路。这种 内倾主义不仅仅是道德修养意义上的,它与中国整个的传统思
维方式密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