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Modic改变探究近况.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腰椎Modic改变探究近况 [摘要]Modic改变是指腰椎终板和终板骨质在 MRI中信号强度的变化。在解剖和分型等方面学术界认识较 为一致,但在发病机制、腰椎疾病的关系等上有待进一步研 究。本文旨在探讨Modic改变的局部解剖、发病机制及其与 腰部相关疾病的关系。 [关键词]腰椎;Modic改变 [中图分类号]R681.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9701 (2013) 36-0010-02 New reseach progress of lumbar Modic changes QIU Xuefengl WEI Pingl SUN Bingwei2 1. Department of Surgery, the Second Hospital of Suqian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 Suqian 223800, China; 2. Depar tment of Burns and Ort hopedics, the Aff ilia ted Hospit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01, China [Abstract] Modic changes refers to the signal intensity changes of MRI on lumbar endplate and sclerotin. In such aspects as anatomical features, classif icati on, academia have con sis tent recogn ition, but on the pathogenesi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mbar disease, we need further research.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local anatomy, pathogenesis of Modic change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waist related diseases. [Key words] Lumbar spine; Modic changes Modic改变是指腰椎终板和终板下骨质在MRI中信号强 度的变化。上个世纪末由de Roos等[1]第一次提出腰椎退 行性疾病的患者中MRI影像近终板区椎体信号有异常变化, 后又由Modic等[2]系统阐明并定义为Modic改变。近几年, 单个方面地报道Modic改变的较多,系统性研究报道的较少。 本文旨在探讨Modic改变的局部解剖、发病机制及其与腰部 相关疾病的关系。 Modic改变的局部解剖 软骨终板是椎间盘的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椎间盘与骨性 终板之间的透明软骨,在椎间盘上、下表面,大部分覆盖着 骨性终板。在影像学检查上软骨终板和骨性终板难以分开, 常视为一个整体[3],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终板位于椎体 与椎间盘间,具有营养物质交换、防止髓核突入椎体内、降 低脊柱产生静水压的功能。 Modic改变的分型 根据MRI的变化将Modic改变[2]分为三型:I型(炎 症期),T1加权像上呈现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现高信号; 病理学变化表现为纤维血管生长,骨性终板破裂,终板新生 肉芽组织生长和纤维血管组织。II型(脂肪期),T1加权像 呈现为髙信号,T2加权像上表现为等信号或低度高信号;病 理学上为替代的黄骨髓,于慢性受损的终板及终板下处,有 许多脂肪组织聚集。III型(骨质硬化期),Tl、T2加权像上 均呈现低信号;病理学表现为终板及终板下被硬化骨所代 替,此型多见于老年脊柱椎体。同时发现[4-6], Modic改变 的各型间又是相互转化的:其中Modic I型处于不稳定阶段, 可以向Modic II型、HI型或混合型转变,而Modic II型和HI 型属于相对稳定的时期。同时发现Modic改变范围越大,椎 间盘邻近节段退行性变越严重。 Modic改变发病机制 目前,关于Modic改变的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大部 分学者认为反复的脊柱受力变化诱发终板微环境变化是导 致Modic改变的重要原因[7]。原因如下:①椎间盘退行性 变使终板承受的纵向力加大,骨髓的微环境改变,从而骨髓 在组织学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最终导致MRI中信号强度的 改变;②力学负荷增加轴向力的改变,常常引起终板微骨折; ③椎间盘组织的反复受伤,诱发了髓内炎性介质(如TNF-a 等)产生,通过终板扩散引起局部炎性改变[8]。还有学者 认为:在Modic I型和II型的椎间盘组织内Fas因子表达升 高,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