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測驗編製計劃 確立測驗目的及目標 設計雙向細目表(成就測驗試題的編製藍圖) 選定測驗題型 依命題原則編寫與編輯試題 試題分析 測驗分析 教學評量的種類(依教學歷程及評量目的) 安置性評量(教學前了解學生的起點行為以作為教學參考依據) 形成性評量(教學過程中定期實施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結果) 診斷性評量(診斷原因以進行治療性教學補救措施) 總結性評量(教學後實施以檢驗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及評定學生的學習結果) 形成性評量 診斷性評量 安置性評量 總結性評量 教學前 教學中 教學後 雙向細目表(two-way specification table) 教學目標 ¤具體且明確陳述的基本能力或行為目標 內容範圍 ¤大範圍或小單元可測到的學習內容 雙向細目表 內 容 範 圍 教學目標 得 分 比 重 程序 執行 概念 理解 問題 解決 因數與倍數的意義 5 10 5 20 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5 15 10 30 分數的加減運算 5 10 5 20 分數的乘除與四則運算 10 10 10 30 得分比重 25 45 30 100 數學能力 概念理解 學生數學上的概念理解: 可以辨識(recognize)、命名(label)、並且舉出概念的例子; 運用相關的模式、圖示、操弄物、以及各種概念的表徵; 確認並運用原則; 知道並且應用事實及定義; 比較、對照、以及整合相關的概念及原則; 辨識、詮釋以及應用符號及相關的術語來表徵概念。 概念理解反映出學生在情境中推理的能力,包含謹慎應用概念的定義、 關係、或者表徵。 數學能力 程序執行 正確的選擇及應用適當的程序; 運用具體的模式或者符號的方法確認或調整程序的正確性; 或者在問題情境中因應相關條件延伸或修正程序處理。 程序執行包含閱讀以及製作圖或表(統計圖表); 執行幾何構念,並且表現出四捨五入及排序等非計算性的技巧。 程序執行通常反映在特定問題情境下連結代數歷程的學生能力,例如正確的運用代數、以及溝通問題情境脈絡下的結果。 數學能力 問題解決 (解題與思考) 辨識以及形成問題; 決定資料的ㄧ致性; 運用策略、資料、模式; 產生、延伸、以及修定程序; 在新情境中運用推理; 判斷解法的合理性及正確性。 問題解決情境需要學生連結所有的數學概念知識、程序、推理以及溝通技巧來解決問題。 、 7-n-02能理解因數、質因數、倍數、公因數、公倍數及互質的概念,並熟練質因數分解的計算方法。 下列哪一個選項是22X34的因數? (A) 23 (B) 35 (C) 2X33 (D) 2X32X5 [72,48] =? (A)24 (B) 96 (C) 144 (D) 288 若a及b均為正整數,已知a= 3X52X72,且(a,b)=35,則b可以是下列哪一個數? (A) 55 (B)105 (C)140 (D)175 研習實務分享 多一點實作分享,少一點講授! 宗樺的作品:優良試卷競賽得獎 * * * * * * * * * * 舉例? 能力指標和評量 * * 課堂討論: 多元化的評量活動中, 老師應注意的重點為何? 重視兒童的認知思考與概念的學習表現 重視學生的數學討論技巧及聆聽他人意見的態度 重視學生的自我探索活動, 經驗分享及自評表現 鼓勵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與興趣(評量所知,非評量不知) 4.多元評量核心概念 教學策略多元,評量才能多元 。 評量貫穿整個學習過程。 學習應兼顧認知、情意、技能等能力。 質性評量應建立評量基準與規準。 紙筆評量應兼顧認知高層次試題 * 課程督學研習102.8.26 重要概念與研習規畫 政策說明 多元評量策略決定的思考 評量方法建議 基準與規準 基準如何找?(學生學習成就評量標準參考、國英數補救教學內容) * 決定要讓老師工作的表單 評量方法簡介 工作紀錄單 雷達圖 學期評量規劃 質性評量的設計(基準與規準的設計) * 辦理多元評量可參考的內涵 評量工具(健體領域為例) 採多元評量的方式進行~ 認知向度: 紙筆測驗、隨堂口頭問答、問卷、學習單或回饋單、書面或口頭報告、文字描述 技能向度: 實作評量、動作檢核表(教師觀察、學生自評與互評)、文字描述 * 情意與社會責任: 學生出缺勤及課堂常規紀錄表、問卷、書面或口頭報告、教師隨堂觀察、家庭聯絡簿、參與活動或比賽之獎狀及其相關證明文件、參與各項活動紀錄統計表、文字描述。 * 技能展現為主,佔較高比重,其他主題應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