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思想史-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DOCVIP

伦理思想史-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伦理思想史》(编号807)考试大纲(2019年)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伦理思想史》考试科目是我校为招收伦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命题。考试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伦理学本科优秀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者及格以上水平。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 应考范围包括:(一)中国伦理思想史(包括:西周伦理思想,孔子的伦理思想,墨子的伦理思想,老子的伦理思想,孟子的伦理思想,庄子的伦理思想,荀子的伦理思想,《中庸》、《大学》的伦理思想,韩非的伦理思想,朱熹的伦理思想,王阳明的伦理思想,明末清初的伦理思想)(二)西方伦理思想史(包括:古希腊伦理思想,从中世纪向近代伦理思想的转型,近代早期道德哲学,近代道德情感论伦理思想,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伦理思想,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康德的伦理思想,黑格尔的伦理思想) 参考书目:1.朱贻庭 主编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第四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宋希仁 主编 西方伦理思想史(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三、评价目标 伦理思想史是伦理学及相关专业的重要学科基础课,本课程的考试旨在考查考生是否了解中、西方伦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规律,同时也考查考生伦理学的基本理论素养。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 答题时间:180分钟;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一、中国伦理思想史 (一)西周伦理思想 1.中国古代伦理思想诞生的标志 2.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 3.“修德配命”的道德自觉 4.“敬德保民”的“德治主义”雏形 (二)孔子的伦理思想 1. “爱人”——“忠恕”的“仁爱”原则 2.“仁”“礼”统一的社会伦理模式 3.“仁、智”统一、“仁者安仁”的理想人格 4.学、思结合的修养方法 (三)墨子的伦理思想 1. “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 2.贵义、尚利的功利主义 3.“合其志功而观“的道德评价原则 (四)老子的伦理思想 1.“道常无为”的伦理意义 2.“大道废,有仁义”的道德蜕化论 3.“复归于朴”的道德理想 4.“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处世原则 (五) 孟子的伦理思想 1.“人伦”说 2.以仁政“得民心”的道德作用论 3.“去利怀义”的义利观;“性善论”和道德本原说 4.存心养性、反身内省的道德修养论 (六)庄子的伦理思想 1.庄子对儒、墨伦理思想的批判 2.“逍遥游”的人生理想及其实现途径 3.顺世安命的处世方法;“庄子精神” (七) 荀子的伦理思想 1.性恶论和“性伪之分”说 2.“礼论”的道德起源和道德作用论 3.“以义制利”的义利观 4.“荣辱之分”的道德价值观 5.“化性起伪”、“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论 (八)《中庸》、《大学》的伦理思想 1. “中庸”范畴及其伦理意义 2.“诚”范畴及其伦理意义 3.大学之道 (九) 韩非的伦理思想 1.“自为”人性论 2.“不务德而务法”的非道德主义 3.公私相背、去私行公的公私观 (十)朱熹的伦理思想 1.以理为本的道德本体论 2.“性同气异”的人性论 3.严辨“义利、理欲”的道义论 4.“居敬”、“穷理”的道德修养论 (十一)王阳明的伦理思想 1.“良知说”和道德“心本论” 2.“致良知”的道德修养论 3.“复其心体之同然”的道德教育方法 (十二)明末清初的伦理思想 李贽的“私心”说及其对“道学”、礼教的批判 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批判 王夫之对宋明时期伦理思想的评判总结 戴震的“血气心知”的人性论及其对程朱理学的批判 二 西方伦理思想史 (一)古希腊、希腊化和罗马时代伦理思想 1. 苏格拉底的“德性是知识”的命题 2.柏拉图的灵魂观与城邦伦理 3.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德性与理智德性 4.德性主义 (二)从中世纪向近代伦理思想的转型 1.文艺复兴时期的伦理冲突 2.人道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3.路德的宗教改革及其伦理意义 加尔文新教伦理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近代科学精神对道德的主要影响 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方法论及其对伦理学的影响 斯宾诺莎的人性论 培根对旧伦理思想的反思及其意义 (三)近代早期道德哲学 1.自然法的含义 2.格劳秀斯的自然权利说 3.霍布斯论契约与正义的关系 4.洛克对天赋道德原则的批判 5.洛克思想自由和良心自由的基本观点 (四)近代道德情感论伦理思想 1.近代道德情感论的人性学说 2.休谟的“道德感”的含义 3.休谟的道德判断思想 4.亚当·斯密问题 5.近代道德情感论的理论贡献与缺陷 (五)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伦理思想 1.培尔的道德独立论 2.伏尔泰的自由原则 3.卢梭的“良心论” 4.霍尔巴赫的“道德义务论” 5.启蒙道德观的困境 (六)功利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