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一 寒冷地区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
1 调研背景概述
【 】
20 世纪 60、70 年代 1 ,世界各国的坝工专家开始研究混凝土筑坝新工艺,经过近 10 年的
研究、应用,形成了以美国柳溪坝和日本岛地川坝为代表的碾压混凝土筑坝新工艺。我国开展碾
压混凝土筑坝研究始于 1978 年,分别在四川龚嘴、四川铜街子、福建沙溪口等水电站工程和福
建厦门机场跑道等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1986 年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全碾压混凝土坝-福建坑
【 】
口坝(坝高 57m) 2 。形成了具有中国碾压混凝土技术特色-高掺、薄层、通仓连续碾压的施工工
艺,大大推动了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发展。
【 】
世界上己完成的碾压混凝土坝数量 2 从 1990 年底的 65 座增至 1994 年底的 136 座、1998
年的 218 座、2002 年的 263 座、2006 年的 323 座,再加上正在兴建的 61 座,总计有 384 座已完
成或正在施工的碾压混凝土坝。这些碾压混凝土坝大部分位于亚洲,特别是中国。目前,世界上
第一座高于 200m 的碾压混凝土坝(中国龙滩) 已经竣工,今后数年内,还有2~3 座同等高度的碾
压混凝土坝将完建。
这些坝的修建,在碾压混凝土坝的结构设计、温度控制、混凝土材料、施工方法与工艺、施
工机具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一批新技术成果和理论研究成果,各国也形成了整套的
各具特色的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已完建的工程经过多年运行考验,绝大部分坝体工程质量良好,
运行正常。但对于在寒冷地区修建碾压混凝土坝,由于其独特的气候特点和碾压混凝土大坝本身
的特点,仍然存在众多难题。从美国、俄罗斯、日本、我国东北及西北地区修建的寒冷地区碾压
混凝土坝来看,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结构设计、温度控制、施工方法与工艺等方面。
根据我国《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 191-96 )及《水工混凝土抗冻设计规范》
(SL211-98 )的有关规定,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0℃为严寒地区,最冷月份在-10℃~-3℃为寒
冷地区,最冷月份月平均气温高于-3℃为温和地区。
在寒冷及严寒地区,往往冬季漫长,极端最低气温在-30℃以下,在这些地区修建混凝土坝,
一般冬季要停浇越冬,如由于工期限制,必须在冬季施工,则在材料配比、温度控制、施工方法
等方面采取独特的措施。
在结构设计方面,不透水性和稳定性是大坝安全的两个重要因素,在寒冷地区修建碾压混凝
283
土坝,需要对其进行特别的结构设计。另外,为了减小温度应力的影响,有些大坝(如我国的白
石重力坝和石门子拱坝) 在结构上进行了设置诱导缝的设计研究。
在材料配比方面,一方面为了减少温度裂缝,需采用低发热量水泥,另一方面,因寒冷地区
存在严重的冻融破坏现象,需要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标号。同时,为了防止浇筑的混凝土在早期受
冻,需要掺加一定量的防冻减水剂。
在温度控制方面,在寒冷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大坝的稳定温度较低,防止基础贯穿性裂缝
难度大;冬季寒冷且持续时间长,气温年内变幅大、昼夜温差大且寒潮频繁,在冬季坝面附近混
凝土内外温差较大,防止坝面裂缝难度也较大。同时碾压混凝土坝采取通仓浇筑、不分纵缝以及
【 】
越冬长间歇式的施工方法,使其具有独特的温度应力时空分布规律 4 ,更增加了碾压混凝土温
控与防裂难度。早期在严寒地区修建的碾压混凝土坝裂缝比较严重。目前,严寒地区碾压混凝土
重力坝温度应力与温控防裂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在施工方面,寒冷地区修建碾压混凝土坝主要集中在混凝土防冻和养护方面。
本报告从上述几个方面着手,主要通过资料查询的方式,跟踪调研美国、俄罗斯、日本和国
内严寒地区碾压混凝土坝的筑坝技术,了解其工程建设情况,总结最新的技术进展。
国外关于寒冷地区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资料比较匮乏,调研资料的主要来源是国内外期
刊、国际会议公开发表的论文、国内的出国考察报告等。
2 必要性及意义
随着碾压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我国在北方寒冷和严寒地区修建碾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