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徐卓颖女讲师主要从事插花园艺教学与研究我国花卉文化中的插花意境徐卓颖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松江摘要意境是艺术插花三要素之一中国花卉文化有悠久历史和显著成就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花卉文化与艺术插花创设意境的结合点关键词插花意境花卉文化东方插花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其风格特色为自然美线条美和意境美意境的创设是中国插花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它源于中国悠久的古文化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中儒道佛文化所追求的自然境界德国美学家克罗齐指出艺术家的全部技巧就是创造引起读者审美再造的刺激物意境属于中国古典艺术理
[收稿日期]2006-11-23
[作者简介]徐卓颖(1973- ),女,讲师,主要从事插花、园艺教学与研究。
我国花卉文化中的插花意境
徐卓颖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松江:201600)
摘 要:意境是艺术插花三要素之一,中国花卉文化有悠久历史和显著成就,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花卉文化与艺术插花创设意境的结合点。
关键词:插花;意境;花卉文化
东方插花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其风格特色为自然美、线条美和意境美,意境的创设是中国插花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它源于中国悠久的古文化,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中儒、道、佛文化所追求的自然境界。
德国美学家克罗齐指出:“艺术家的全部技巧,就是创造引起读者审美再造的刺激物。”意境属于中国古典艺术理论范畴,按《辞海》解释,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艺术插花中意境指插花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与按照主题所插出的插花造型共同构成艺术插花的意境,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1]。
一、花的寓意创设插花意境
我国是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花卉资源非常丰富,花文化也绚丽多彩。爱花、赏花,重在品味和鉴赏。各种传统花材因其形状、生态习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异,或因某些历史典故,人们赋予花材特定的涵义,以表达人们的追求和向往,形成了花的象征性和人格化,即花的寓意[2]。插花创作,尤其是传统插花创作常以花的品质、性格作为立意的重点,创设插花意境。
(一)以花的习性寓意
我国人民在对自然的审美过程中,把无语无义的花草根据其生活习性,赋予了人的感情和生命力,借用花木来抒发人的意志和愿望,寓性于花,借花寓意,借花言志,以花喻人。在插花创作中,每朵花、每片叶都蕴涵了深长的意味,或表意,或抒情,创造了中国插花艺术的一大特点――意境[3]。如梅之傲雪凌霜、兰之幽怀若谷、竹之虚心有度、菊之玉洁冰清,作为“四君子”题材进行插花创作;以傲骨铮铮的青松、高风亮节的竹、刚强不屈的梅组合成“岁寒三友”的主题进行创作。这样的创意方法在现代一些传统插花形式中较为常用,在古代文人插花中更为普遍。
中国传统插花,深受儒家、道教、佛教思想及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和审美情趣,认为万物有灵性,主张“天人合一”,更视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为有灵性、有情感之物,故中国历代都有寄情花木之风,赋予各种花木以象征性和寓意,花木因而被人格化、神化、拟人化。在插花中,各种花材不仅是造型的素材和展现形似美的基础,而且也是构思、立意、传情、增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载体,用以创造和表现意境美。因此,传统插花常选用寓意吉祥的花材为创作的主体,以展示花枝情韵,表现花品花格[4],令人在击节赞叹之余,心驰神往。
传统插花常用花材有荷花、牡丹、梅花和菊花等。为花之净友,常用于佛前供花,最有名的论著是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常誉称为君子,也常以荷花比喻女性的情操,以荷的生长特性来赞颂纯洁爱情:“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誉为“花中之王”,象征富贵,尤以唐朝宫廷插花最常用。梅花,“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历史上描绘梅花的佳句数不胜数,在宋代是插花的主要花材,体现出所谓的宋代精神。“秋露有佳色,挹露掇其英”、“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菊花,清风傲骨,被尊为佳友,尤其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骚人所钟爱,如屈原、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人插花的常用花材。
现代插花也可以花木习性的寓意作为作品的主题,如蔡仲娟的“年年富贵”等一些传统插花作品。选择具有一定寓意的花木进行插花创作,表达特定主题,这种作品入情入调、意境深远。我们还可以以这些传统花木为主体花,将它们作为创作载体,加以现代花艺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它们的风骨和文化内涵,使现代花艺创作具有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如刘飞鸣、邬帆的八大主题花创意插花系列,不愧为现代花艺的经典之作[5]。
(二)花的典故
许多优美的观赏植物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而且在礼仪场合的应用也颇有民族特色。
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自古人们就有取用时令花木庆贺新年,以及表达祈福等心愿的习俗。相传把守鬼门关的两兄弟若发现了危害人类的恶鬼,就用苇索绑起来,以桃枝鞭打,汉代民间就有了用芦苇桃枝编挂于门上驱邪的习俗,直至今日芦苇、桃枝仍有驱邪招福的传统寓意[6]。
在中国古代,紫荆花常被人们用来比拟亲情,象征兄弟和睦、家业兴旺。它来源于一个典故:传说南朝时,田氏三兄弟分家,当别的财产都已分置妥当时,发现院子里还有一株枝叶扶疏、花团锦簇的紫荆花树不好处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一EBZ200悬臂式掘进机使用说明书.pdf VIP
- 教学能力比赛-教学实施报告(基础会计).pdf VIP
- 古典文献学第十章 文献的整理 : 校勘与辨伪.ppt VIP
- 学校食堂供应商评价表(参考模板).doc VIP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docx VIP
- 禁毒教育知识培训.pptx VIP
- JB-QB-FS5101火灾报警控制器_使用说明书.pdf
- 2025上半年中级软件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综合知识)》新版真题卷(附详细解析).docx VIP
-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全册).pptx VIP
- 中小学校教师师德师风专题培训讲座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