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方农业学报JournalofSouthern
Agrieuhure
ISSN2095—1191:CODENNNXAAB
DOI:10.3969/j:issn.2095—1191.2014.4.682
蜈蚣藻多糖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
基因表达的影响
雷爱莹,江林源
(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21)
摘要:【目的】研究蜈蚣藻多糖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今后将蜈蚣藻多糖开发成凡纳滨对虾
免疫增强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试验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对照组)对虾投喂基础饵料,B、C、D组
对虾分别喂食含有0.1%、0.2%和0.3%蜈蚣藻多糖的药饵,饲养15d后采用实时定量PCR对各组凡纳滨对虾的肝胰腺
组织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血蓝蛋白、酚氧化酶原、C凝集素、溶菌酶、热休克蛋白70等7
个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投喂基础饵料和投喂蜈蚣藻多糖药饵的凡纳滨对虾在外表和行为上无
明显差别,且均未出现对虾死亡现象。与A组相比,B、C、D组对虾肝胰腺组织中血蓝蛋白、酚氧化酶原、热休克蛋白70
等3个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升高,且均表现为D组c组B组A组;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
子、C凝集素、溶菌酶等4个基因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论】蜈蚣藻多糖可影响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今
后可将蜈蚣藻多糖用于对虾病害防治,以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
关键词:蜈蚣藻多糖;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实时定量PCR
中图分类号:$945.46 文献标志码:A
EffectsofGra filicina onimmune-
teloupia polysaccharide
related in vannamei
geneexpressionLitopenaeus
一 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
0 引言 品种,也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马宁和曾
【研究意义】凡纳滨对虾是世界对虾养殖的主要 地刚,2013)。但近年来由于虾病蔓延,凡纳滨对虾养
收稿日期:2013—09—23
西水产畜牧兽医局专项项目(桂渔牧财2130106)
作者简介:雷爱莹(1970一),主要从事水产病害防治研究工作,E—mail:nnleiaiying@sina.coin
万方数据
4期 雷爱莹等:蜈蚣藻多糖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683·
殖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凡纳滨对虾的主要病害是病
毒性疾病,如白斑综合症、桃拉综合症等;其次是细菌 虾10尾,分养于45
性疾病,主要有红肢病(海水弧菌感染)、腐壳病(虾体
表被分解几丁质的细菌感染)、烂鳃病(虾鳃部被真菌 0.3%(D组)蜈蚣藻多糖的药饵。饵料日投喂量约为
或细菌感染)等(李文珍等,1993)。由于对虾免疫系统5%体重。每天早上用虹吸法吸出水族箱内的残饵和
比较原始,缺乏获得性免疫功能,无法通过使用疫苗 粪便;试验期问水温控制在26~27oC,24h充气增氧。
来防病,致使目前虾病防治仍以化学药物防治为主, 1.3 RNA提取
而大量使用抗生素,容易造成对虾体内药物残留积累, 饲养15d后采集各组凡纳滨对虾的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