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都”的量化及相关问题研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docxVIP

汉语“都”的量化及相关问题研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现代汉语“都字句向来是汉语言学界的一个争议颇多又热门的 摘要 现代汉语“都字句向来是汉语言学界的一个争议颇多又热门的 研究问题。语言学家很早注意到,位于谓语前的具有复数意义的名词 性成分会因为“都’’字的隐现而呈现统指解(collective reading)或逐 指解(distributive reading)。与汉语不同,英语中没有类似“都’’的显 性逐指成分,因此位于谓语前的具有复数意义的成分会产生逐指解和 统指解的歧义。“都”的语义、句法特征以及“都”与句中作用对象 ——相关名词性成分(本文称可量化对象)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语言学 者研究的对象,其研究方法和角度不尽相同,观点也有差异。传统的 语法学大都认为“都是“表总括(totality)的范围副词(Lfl 1982, Ma 1983,Wang 1993,等),而海外学者则更多地从形式语法和形式 语义学的角度来讨论“都’’的逻辑性质,有的认为“都”是量化副词 (adverb of quantification),有的认为“都是浮游量词(floating quantifier),还有的认为“都是存在量词(existential quantifier)。本文 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都的语义功能和句法特征, 认为在“最简方案’’理论框架下,把“都’’作为逐指功能中心语仍然 是比较理想的分析。许多研究者(如Li 1997,Wu 1998,Lin 1996等) 在Beghelli and Stowell(1995)的逐指投射理论的影响下,对汉语“都’’ 进行分析,认为汉语“都’’字句中也存在一个逐指投射DistP,它位 于IP与VP之间,其Disto具有一个逐指特征,支配显性成分“都。 由于“都’’字句的语义可以解释为:存在一个非空集合,这个集合包 由于“都’’字句的语义可以解释为:存在一个非空集合,这个集合包 括从Xl到Xn的N个成员,这些成员全部参与了谓语所表示的事件或 处于谓语所表示的状态。“都”的语义特征要求可量化对象在语句的 表面层次上总位于“都的左边,在生成过程中,“都的可量化对 象生成于动词短语之内,移至lJ[Spec,DistP]位置进行特征核查而得到 逐指解。那么什么样的名词性成分才能成为“都的可量化对象?论 文对这个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都’’的可量化对象的句法语 义条件。另一个相关问题是,“都”是否可以同时量化多个对象?实 例证明,当有多个可量化对象与“都共现时, “都有时可以作 用于其中任一对象,有时只能作用于其中一个强势成分,这说明“都 在量化对象的选择上具有倾向性。我们可以认为不同类别的可量化对 象对“都”具有不同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作为一种垄断力,决定了 “都在选择上的倾向性。垄断力大的成分会垄断“都”,在它通过 特征核查获得逐指解后,逐指特征[+Distr]随之被清除,因此其他可 量化成分无需进行特征核查而不能同时获得逐指解。论文最后总结了 “都的指向原则。 关键词:“都’’,可量化对象,逐指解,最简方案,特征核查,垄断力 AbstractThe Abstract The syntactic and semantic behavior of dou has always been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literature in Syntax,Semantics and Chinese descriptive grammar. Chinese,a plural NP in a pre—verbal position of a sentence containing dou is interpreted differently with respect to distributivity from the plural NP in the same position of a sentence without dou.Chinese descriptive grammar regards dou as an adverb of scope denoting totality.While scholars abroad tend to explore the nature of dou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ormal syntax or formal semantics.Some regard dou as an adverb of quantifier,some as a floating quantifier and some as an existential quantifier.This thesis gives a formal syntactic an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