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共0分) (2011年10月苏北四市摸底18题)下而是美国人加里曼访问苏联时与当时的苏联重要 领导人柯西金(1904年~ 198()年)的一段对话: “加里曼:在地方上我同企业领导和官方代表谈话时,我注意到,他们对不久前工业领 导安排上进行的变动都感到满惠。 柯西金:是的,我们人家都对这次改革结果感到满意。 加里曼:您是指最近进行的工业权力下放吗? 柯西金:我们将加强发展国民经济委员会体系,这个体系使丄业管理权力下放同国民经 济中央计划相1办调。……” 这段对话针对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B.斯人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答案】C 【点拨】根据材料中的“工业管理权力下放同国民经济中央计划相协调”可知为赫鲁晓夫改 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主要为政治改革,选择C项。 【结朿】 (2011年11月潍坊青州市期小15题)俄罗斯历史学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论苏联的改革》 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牛:态学家 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 很多”。 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木原因. B.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措施激进 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D.继续釆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答案】B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提取信息“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关闭了所有生产 洗涤设备的工厂”,可以看出其措施具冇绝对性。 【结束】 (2012年1月宁徳市期末17题)与勃列口涅夫的“新经济体制”相比,赫鲁晓夫的经济 改革突出 针对农业发展的迟缓形势 利用国家计划來调节市场 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 从局部上调整斯大林模式 【答案】A 【点拨】 【结束】 (2012年1月台州市期末22题)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 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 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开端,也 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有关材料中的“他的经济改革”不止确的是 以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B.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C.地方权力有所扩人 D.推行“新经济体制”,以工业改革为重点 【答案】D 【点拨】 【结束】 (2012年1刀日照市期末22题)从1953年到1964年间,苏联的钢产量从3810万吨增 加为8500万吨,煤产量从3. 2亿吨增加为5. 5亿吨,石油产量从5280万吨增加为2. 23 亿吨,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 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104. 2 卢布。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 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 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人林模式 【答案】D 【点拨】木题旨在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相关知识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赫鲁晓夫改革以农 业为重点,故B项错误;尽管A项表述正确,但本题介绍的是工业方而的成绩,与农业无关, 所以不能选A;赫鲁晓夫改革吋期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所以不能选C;赫鲁晓夫在斯人林 模式的基础上,将部分企业管理权卜-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一定程 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促进了工业的发展,故D项止确。 【结束】 (2012年1月商丘市期末17题)有学者这样描写一位前苏联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 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而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而的好心子了。 他不停地剥下去,一肓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他”是指 A斯大林 B赫鲁哓夫 C勃烈口涅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D 【点拨】 【结束】 (2012年1月福州市质检24题)根据全俄舆论中心在2011年戈尔巴乔夫80岁牛:日前夕 的调查显示,现今俄罗斯人对于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42%的被调查者认为 戈尔巴乔夫起了主要作用,对戈尔巴乔夫最激烈的批评來自俄共,他们一直把戈尔巴乔 夫作为社会主义的背叛者、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以上看法是 正确的,完全符合历史事实 片而的,夸大了个人的历史作用 错误的,叶利钦才是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 错误的,西方的“和平演变”才是苏联解体的根木原因 【答案】B 【点拨】 【结束】 (2012年1月青岛市期末23题)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 卜-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开垦、开垦、再开垦” “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答案】c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领导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人物主张的理解。A项是列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