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有价值纪念意义的几十首诗词歌赋
中国历史上最有价值纪念意义的几十首诗词歌赋
这是一篇绝对值得一读的美文,博友可以在其中享受 中国诗词的大餐!诗词排名从后往前的顺序!
36《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 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 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 传世。《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也 是他杰出的代表作。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 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杜甫称赞他:“千古立忠义, 感遇有遗篇。”白居易赞他:“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都对他在 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公 论,至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
白《古风》的创作,李白继承他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 一步完成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可以看出诗 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 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 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 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35.《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 汉族,由湖北搬到河南巩县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 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 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 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 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34《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 著名的女词人,是宋朝词坛的一颗明星。她以他自成一格 的词作,独树一帜,赢得了当时和后世的好评,在诗歌使 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 野。传闻就是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之梦,充分 说明了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又说此词是化用韩惺 《懒起》诗意。韩诗曰:“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 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较原诗更胜一筹,
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少女的伤春心境。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 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 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 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寥园词选》云:“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可谓的评。
33《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滕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己。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关于曹操的文学地位,过去常为其政治业绩所掩,而 不为人重视,其实,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有卓越贡 献的人物,特别对建安文学有开创之功,实在是应当大书 一笔的。
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时曹操五十三岁。诗中融 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阐发了诗 人的人生态度。诗中“老骥伏枥”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 《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歌,它开 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 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
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
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直到东汉末 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 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 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身边聚 集了 “建安七子”等一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 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