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极东部高原夏季大气垂直结构分析-高原气象
第34卷 第2期 高 原 气 象 Vol.34 No.2
2015年4月 PLATEAUMETEOROLOGY April,2015
傅良,效存德,卞林根,等.南极东部高原夏季大气垂直结构分析[J].高原气象,2015,34(2):299 306,doi:10.7522/j.
issn.10000534.2014.00032.
南极东部高原夏季大气垂直结构分析
1 1,2 1 2
傅 良 , 效存德 , 卞林根 , 柳景峰
(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2.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 730000)
摘要:利用中国第28次南极内陆考察队在东南极冰盖最高点DomeA获取的2012年1月南极夏季20
次珍贵的GPS探空资料,对该地区的大气垂直结构和边界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极高原对
-1 -1
流层中部平均垂直温度递减率为5.2℃ ·km ,低于全球平均对流层中部的递减率(6.5℃ ·km ),
递减率(LRT)对流层顶平均高度和平均温度分别为4.6km和-51.3℃。水汽主要集中在距地2km以
下的对流层中。边界层中存在多层逆温结构,强逆温层出现在500m以下高度,边界层平均高度为
890m,并具有早 低、午间高的日变化特征。
关键词:东南极高原站;GPS探空;对流层顶;边界层高度
文章编号:10000534(2015)02029908 中图分类号:P41 文献标志码:A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4.00032
间,对流层顶高度随纬度变化,一般来说两极地区
1 引言 [15]
低、热带地区高 。对流层顶的存在阻碍了对流
南极冰盖及周边海冰在全球气候系统中起重要 层与平流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积云顶的
作用。极昼极夜的气候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大气结构 垂直发展。对流层顶位置和强度直接影响了近地面
和边界层特征。观测大气的垂直结构、了解冰—气 处的天气和气候[16,17]。对流层顶的不确定性影响
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及其大气边界层参数是改进大 了对平流层和对流层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评估,
气环流模式和进行气候数值模拟的基础。目前,对 因此利用观测资料确定对流层顶的高度及其空间结
中低纬度地区对流层及平流层结构及其变化研究已 构和变化特征显得十分必要。过去南极内陆地区对
经较为深入[1-9],但南极地区有人值守台站稀少、 流层顶的研究主要利用再分析资料研究其长期变化
资料匮乏,针对对流层大气垂直结构的研究还比较 的特征[18,19],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的限制,南极内
少[10,11],特别是对南极冰盖高原腹地大气垂直结 陆地区仅在南极点、DomeC等地区开展过探空观
构的研究更为少见。DomeA(80°22′S,77°22′E, 测[11,20],尚不能形成对再分析资料的对比验证。
海拔4093m)是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年平均温 中国在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开展过夏季观测试验,
[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医疗器械标准规划2018-2020-上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DOC
- 医院内人员热舒适调查及室内空气品质现场量测与分析-勤益科技大学.PDF
- 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起草说明.DOC
- 十一烯醛乙二醇缩醛的合成及在卷烟中的应用烟草科技.pdf
- 十三陵镇2018年防汛工作方案.DOC
- 十中英名词对照表.DOC
- 十二指肠球部多发阴影欠损について.PDF
- 十二烷二酸修饰TiO2电子传输层改善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物理学报.PDF
- 十五仪的日记十六思明的周记认识日记和周记的异同.PPT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浸润致假性动脉瘤破裂引发致命性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PDF
- 南极中山站大风天气形势类型分析-海洋预报.PDF
- 南投学校网管人员初阶研习1030812.PPT
- 南极冰层取心钻探酯基钻井液抗低温性能试验-吉林大学.PDF
- 南极冰盖中山站-DomeA断面表层雪内δ18O分布ViewTableof.PDF
- 南极对流层-平流层下部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大气科学学报.PDF
- 南极威德尔海区域海冰异常对初夏东亚大气环流和天气影响-海洋学报.PDF
- 南极大陆东部戴维斯站地区海冰观测-冰川冻土.PDF
- 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的水文结构特征和底层水的来源-海洋学报.PDF
- 南极普里兹湾表层沉积物中元素含量统计学特征数据集-geodoiaccn.PDF
- 南极绕极波动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的关联-大气科学学报.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