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第章主要病原性真菌.ppt
2019 - * 动物试验 将假丝酵母菌悬液注射1ml于家兔耳静脉或注射0.2ml于小白鼠尾静脉,白色假丝酵母菌可致动物发病或死亡,肝肾可见多发小脓肿,涂片可见芽生孢子和假菌丝,其他假丝酵母菌对动物无致病性。 2019 - * 四种病原性假丝酵母菌的鉴别要点 菌 种 芽管形成实验 厚膜孢子形成试验 沙保弱肉汤培养基菌膜形成 糖发酵试验 葡萄糖 麦芽糖 蔗糖 乳糖 白假丝酵母菌 (C.albicans) + + - + + + - 热带假丝酵母菌 (C.tropicalis) - ± + + + + - 近平滑假丝酵母菌 (C.parapsilokis) - - - + + + - 克柔假丝酵母菌 (C.krusei) - - + + - - - 2019 - * 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 2019 - * 隐球菌属 分类:包括17个种和7个变种 分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体体表、口腔和肠道中。 感染途径:外源性感染, 经呼吸道侵入,由肺经血行播散,可侵犯肺、脑及脑膜、皮肤、骨和关节。好发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如AIDS、恶性肿瘤、糖尿病、器官移植及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现已发现新生隐球菌、浅白隐球菌和罗伦隐球菌有致病性。 2019 - * 形态特征:圆形的酵母样细胞 外周有一层肥厚的胶质样荚膜 繁殖方式:芽生,无假菌丝 菌 落:酵母型菌落,表面粘稠、混浊 荚膜多糖:A、B、C、D四个血清型,归入两个变种组:①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有性阶段为新生线黑粉菌,血清型为A、D(临床型); ②新生隐球菌格特变种,有性阶段为棒杆孢线黑粉菌,血清型为B、C。 一)生物学性状特征 2019 - * 新生隐球菌(墨汁负染色) 2019 - * 新生隐球菌菌落 2019 - * 二)致病性 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 感 染:外源性(多数) 内源性(少数) 致病物质:荚膜多糖 感染途径:呼吸道 所致疾病:肺部感染 播散感染:最易侵犯CNS,预后不良 2019 - *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采集 通常采集脑脊液、痰、脓汁、尿、活体组织及尸检解剖材料。 分离培养 2019 - * 石膏样小孢子菌分生孢子(400×) 2019 - * 角层癣菌 腐生于表皮角质浅表或毛干表面 病原性菌: 秕糠状鳞斑癣菌(Malassezia furfur) 疾病:花斑癣(黄褐色) 培养特性:嗜脂性(需加入橄榄油等) 何德毛结节菌(Pieria hortai) 毛干上硬的黑色结节(砂粒状) 2019 - * 第二节 皮下感染真菌、地方性流行真菌 2019 - * 一、皮下感染真菌 2019 - * 腐生性、双相型 培养: 沙保弱培养基(25℃):灰褐色皱膜状菌落 含胱氨酸血平板(37℃):芽生方式形成酵 母型菌落 形态特征:分隔菌丝,成群梨形小分生孢子 感染途径:创伤皮肤接触染菌土壤或植物或经口或 呼吸道侵入 疾病:孢子丝菌性下疳(sporotrichotic chancre) 申克孢子丝菌(Sporothrix schenckii) 2019 - * 申克孢子丝菌小分生孢子(400×) 2019 - * 分布:土壤、植物中 代表菌: 裴氏着色霉(Fonsecaea pedrosoi) 卡氏分枝孢菌(Cladosporium carrionii) 疣状瓶霉(Phialophora verrucosa) 甄氏外瓶霉(Exophiala jeanselmei) 侵入途径:外伤 感染多发部位:颜面、下肢、臀部等暴露部位 疾病:着色真菌病(chromomycosis) 深部组织——慢性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脑内感染 着色真菌 2019 - * 组织中:厚壁、圆形细胞 形态特性: 生长速度:缓慢 菌 落:暗棕色 菌 丝:棕色,有隔 分生孢子:棕色,圆形或椭圆形 侧生或顶生 树枝形、剑顶形、花瓶形等多态 性,鉴定困难 2019 - * 疣状瓶霉、卡氏枝孢霉及链格孢霉的分生孢子(400×) 2019 - * 二、地方流行性真菌 2019 - * 荚膜组织胞浆菌 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