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动力性人际关系团体心理治疗课程规划-中华团体心理治疗学会.DOC

动力性人际关系团体心理治疗课程规划-中华团体心理治疗学会.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2 - 中 華 團 體 心 理 治 療 學 會 CHINESE ASSOCIATION OF GROUP PSYCHOTHERAPY 104年度動力性人際關係團體心理治療初階培訓課程 Therapeutic situation Therapeutic situation = transference + other aspects (current relationships, “here and now”, etc.) 幼年成長的經驗永遠跟隨著每個人,而在幼年期影響下的潛意識更是影響人們行為非常重要的因素,人們許多複雜的潛在情緒及內在經驗,時常透過人際關係來呈現。 在團體治療中,每個人都會自然地呈現出其日常的人際關係,透過動力性人際關係團體心理治療,將會快速的在團體中呈現出幼年成長背景及潛意識對人際關係及情緒的影響。本課程透過教授學員動力性人際關係團體心理治療基本的概念,協助學員熟悉基本的治療技巧,再經由自我體驗深入了解此治療的涵義。 課程介紹 在國外的文獻中,已經證實動力性人際關係心理治療對憂鬱症、身體化疾病、慢性疼痛、大腸激躁症及自傷行為的療效。在累積數年本土的經驗後,台灣本土的研究也發現動力性人際關係團體心理治療對本土憂鬱症患者具有明確的效果,本課程將完整地介紹動力性人際關係心理治療,協助學員具備執行動力性人際關係團體心理治療的能力。讓學員學習到如何同時融合“個人精神動力”、“人際關係”及“團體動力”三個層面的概念來帶領動力性人際關係團體心理治療。 團體治療中的精神動力現象相當豐富,但如何以系統性的方式觀察瞭解團體變化,則勢必影響到後續的介入與治療。一般觀察團體的方式可以分為“團體整體”、“人際間”及“個人”三個層面;而本課程立論的根據,在團體整體的觀察上,將以比昂(Bion)的三個基本假設(basic assumptions) -依賴(dependence)、爭或逃(fight or flight)及配對(pairing)為依據;在人際互動的觀察上,以雅樂姆(Yalom)的此時此地(here and now)互動為依據;在個人內在動力上,以客體關係理論(object relations theory)的內在客體(internal object)為依據。 在團體早期成員往往處於一個妄想性焦慮(paranoid anxiety)的狀態,相當沒有安全感,往往是透過個人內在客體的投射、內射及投射性認同認識他人,所以難以對人信任,在人際上退縮不前,此時便僅能依賴治療者,經由對治療者的依賴而獲得安全感。團體早期在適度的依賴下,治療者以造橋(bridging)方式鼓勵成員互動,分享共同經驗,建立信任感,將可降低成員的妄想性焦慮,及形成一個較安全的環境,而避免團體中成員以爭或逃及配對的方式,來獲得安全感。進而在團體中,因成員內在客體的移情關係,所導致人際的衝突或愛戀,將透過“此時此地”的互動及回饋,可修正幻想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落差,終而使個人對內在客體有更深的領悟,並且將其內化(internalization)與轉形(transformation)。 所以動力性人際關係團體心理治療每次進行時,除鼓勵成員於團體內彼此分享與互相情緒支持外,焦點亦集中在討論當下(here-and-now)成員人際關係之困難,與其內化客體(internalized object),將透過詮釋移情(interpretation of transference)指出其重複出現(repetition compulsion)之現象,以利人際模式之覺察及個人內在世界之成長。 課程目標: 學習精神動力理論與人際關係理論之概念 觀察與體驗團體動力與團體歷程 掌握動力性人際關係團體心理治療主要技巧 體驗成員在團體中的感受與移情作用 通過團體治療師資格之教育性訓練課程與經驗性團體 適合參加的對象:臨床實務工作者(醫師、護理、心理、諮商、社工、職能治療等),或助人相關科系(醫療、護理、社工、心理、教育、輔導諮商…等)學生、研究生。 授課內容:本課程的進行將以講座、影片觀賞及經驗性團體的方式進行。 第一部份:講座授課18小時,由相關理論的介紹,到說明如何由團體內的人際關係,運用客體關係理論去詮釋個案與介入。 第二部份:影片觀賞6小時,以具體實例去說明如何以人際著手、以動力性切入的方式去帶領團體 第三部份:經驗性團體24小時,由學員擔任團體的成員,透過學員自身的經驗去體會動力性人際關係團體。團體分為兩個小團體及一個大團體,將協助成員發現大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