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某离子稀土矿山生态修复体系研究鞠丽萍祝怡斌苏文湫孟磊.DOC

南方某离子稀土矿山生态修复体系研究鞠丽萍祝怡斌苏文湫孟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PAGE 8 - 南方某离子稀土矿山生态修复体系研究 鞠丽萍 祝怡斌 苏文湫 孟磊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 100160) 摘 要:分析堆池浸工艺废弃矿山土壤的主要问题,对某离子型稀土矿生态修复方案进行设计,废弃地恶劣基质转变成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壤是修复的关键,为同类型稀土矿山生态修复方案的编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离子型稀土矿;生态修复 Research on the Ecological Recover of One Ionic Rare-earth Mine in Southern China JU Liping,ZHU Yibin,SU Wenqiu,MENG Lei (Beijing 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Metallurgy, Beijing 100160, China) Abstract Baesd on the main problem of exploitation of ionic rare-earth resources, the desig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one ionic rare-earth mine in southern China is discussed,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ionic rare earth mining area. Furthermore,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the soil improvement of abandoned land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ionic rare-earth mine; ecological recover 引言 离子型稀土是我国稀土存在的主要形式之一,主要分布在南方红壤区,包括江西、福建、广东、湖南等省[1]。离子型稀土矿先后历经了3代工艺。1994年以前,主要是第1代池浸工艺、第2代堆浸工艺[2]。第1、2代工艺都破坏整个地表植被,将表土和矿石整体开挖,尾砂随意倾倒堆放,破坏大量地表植被。1994年以后,第3代原地浸矿工艺只砍伐注液孔周边乔灌木,不剥离表土开挖矿石,地表植被相对破坏较小[3]。 本文将分析堆池浸工艺下破坏的废弃稀土矿山土壤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某离子型稀土矿生态修复体系进行研究,为同类型稀土矿山生态修复方案的编制提供参考。 1 项目概况 离子型稀土矿山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区内属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18.6℃,年均降雨量为1640mm,年均蒸发量为1525.3mm,年均风速为2.5m/s;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主要植物有马尾松、杉木等。 2 离子型稀土矿主要土壤问题 堆池浸工艺砍光地表植被,将土壤的有效土层和风化层全部剥离,形成大面积的裸露山体。浸矿结束后的尾砂,石英含量约为80%左右,以推移质的形式流失[3],带来严重的水土流失,河道淤塞等问题。 稀土废弃矿山的土壤养分低,以浅黄色砂土为主,土壤湿度低,土壤保水性差。对某离子稀土矿区土壤取样分析,监测值见表1。土壤养分现状参照《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标准》进行评价,该标准适用于粮田、菜田和果园等农用地土壤。选择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共4个指标,场地内各采样点不同土层的土壤养分均低,属于极贫瘠土壤。 表1 土壤养分现状监测 Table 1 Actuality monitoring of soil nutrient 采样深度 监测结果平均值 有机质(g/kg) 全氮(g/kg) 有效磷(mg/kg) 速效钾(mg/kg) 0-20cm 3.75 0.23 <0.25 30.96 20-60cm 2.16 0.19 <0.25 31.19 60-100cm 2.61 0.17 <0.25 29.96 3 生态修复方案规划 3.1 规划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废弃地特征,进行生态修复,稀土历史遗留废弃地不同损毁类型场地采用不同的生态修复方式。 (2)源头控制原则。从源头控制稀土历史遗留废弃地不同损毁类型场地的二次损毁问题。 (3)可持续发展原则。多种模式相互补充,集约化经营,实现废弃地的可持续发展。 3.2 规划目标 实施水土保持与土壤修复相结合的修复措施。地势复杂地块、淤积河道修复目标为林地。废弃母液处理车间修复目标为工业旅游景观用地。堆浸场修复目标为农业用地。 3.3 规划总体思路 根据地形地貌调查结果,整个场地划分为5个生态修复单元,包括河道沟谷淤沙、废弃露天采场、高陡边坡复、堆浸场复、母液处理车间。地势复杂地块、尾砂淤积河道实施清理、削坡、护坡等为主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