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人力资源概述教学精品.ppt
第二节 人力资源的性质和作用 1.2.1人力资源的性质 能动性 再生性 增值性 时效性 劳动者总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劳动能力。有目的地活动,是人类劳动与其他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从劳动者个体来说,他的劳动能力在劳动过程中消耗之后,通过适当的休息和补充需要的营养物质,劳动能力又会再生产出来;从劳动者的总体来看,随着人类的不断繁衍,劳动者又会不断地再生产出来。从劳动者的数量来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劳动者人数会不断增多,从而增大人力资源总量;从劳动者个人来看,随着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科技的进步和劳动实践经验的积累,他的劳动能力会不断提高,从而增大人力资源存量。作为人力资源的劳动能力只存在于劳动者个体的生命周期之中。一旦死亡,其劳动能力也跟住消亡。因此,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要讲究及时性,以免造成浪费。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清·钱鹤滩 (1461—1504) 今日诗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明·文嘉 昨日谣 昨日兮昨日, 昨日何其好! 昨日过去了, 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gugu)流,花落日日少。 万事立业在今日, 莫待明朝悔今朝! * 第一章 人力资源概述 课程邮箱:swpuhrm@163.com (密码:a3110103) 主讲教师:覃吉春(qinjichun) 单 位:学生工作部 Q Q:181906838 电 话: (028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人力资源及相关概念 1.1.1人力资源的含义 1.1.2人力资源的构成 1.1.3人口资源、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关系 第二节 人力资源的性质和作用 1.2.1人力资源的性质 1.2.2人力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第一节 人力资源及相关概念 (1)自然资源:用于生产活动的一切未经加工的自然物质。 1.1.1人力资源的含义 广阔的土地 茂盛的森林 丰富的矿藏 (2)资本资源:用于生产活动的一切经过加工过的自然物质。 机 械 厂 房 资金 (3)信息资源:对生产活动及其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的事物描述的符号集合。 2、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概念的提出: 1919年和1921年,在约翰·R·康芒斯的两本著作《产业信誉》和《产业政府》中使用过。 1954年,彼得·德鲁克在其名著《管理的实践》中首次正式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 “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它必须通过有效地激励机制才能开发使用,并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1909年11月19日,彼得·德鲁克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荷兰。其家族在17世纪时就从事书籍出版工作。父亲是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于文化的环境之中。 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46年,出版《公司概念》,提出“组织”的概念,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 1954年,出版《管理的实践》,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 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称得上是管理者,在当今知识社会中,知识工作者即为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 1973年,出版《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告诉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 该书被誉为“管理学”的“圣经”。 1982年,出版《巨变时代的管理》,探讨了有关管理者的一些问题,管理者角色内涵的变化,他们的任务和使命,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以及他们的发展趋势。 1985年,出版《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被誉为《管理的实践》推出后德鲁克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 ?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无论是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格鲁夫,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还是通用电气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