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鼓藏节是黔东南苗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人们研究苗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本文以黔东南苗族鼓藏节为基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鼓藏节在苗族社会中的作用,并指出鼓藏节习俗对发展苗族地区旅游业的经济意义。 关键词黔东南;苗族;鼓藏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国唯一以苗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自古以来该地区就素有苗疆腹地之美称。 因此,黔东南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研究苗族文化的重要地区之一。 在苗族现存的诸多传统习俗文化中,鼓藏节是规模最大、消费最高、最具有影响力的苗族节日活动,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历史传统,对我们在当今时代批判继承和发展苗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黔东南苗族鼓藏节概述鼓藏节是苗族人民原始而传统的祭祖大典,现今黔东南广大地区仍然流行着这一传统习俗。 这一节气的祭祖内容十分丰富且庞杂多样,各地有同有异,即使是相邻的两个鼓社之间,也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祭祖内容,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鼓藏节习俗的研究和考察。 原因在于,鼓藏节作为苗族社会多年来普遍存在的一种传统文化现象,在一定意义上有着共同的祭祀内容和祭祀程序。 据《贵州通志》记载每十三年蓄牯牛,祭天地祖先,名曰吃鼓藏。 因其以肉分赠亲友,而以肠脏饷客,故名。 1如是观之,黔东南苗族地区的鼓社祭活动每十三年举行一次,每次历时三年完成,即起于子年,经丑年,终于寅年,主要程序如下一公推鼓头。 先由群众公推第一鼓头,其条件是已婚男子,家境较好,为人正派、公道、能干。 然后,由他指定四名副鼓头,分别负责各种有关事务。 二准备祭祖牯牛。 经济状况较好的,每户准备一头,经济困难者可几户筹资共买一头。 祭祖牛选购回来之后,派专人精心喂养。 此外,各户还得准备相应数量的猪、鸡、鸭等祭品,以便配杀。 三制鼓、醒鼓、接鼓。 苗族祭祀用的鼓分为单鼓和双鼓。 在苗族人民心中,单鼓是人类始祖蝴蝶妈妈的象征,双鼓被视为苗族祖先央公、央婆的化身。 平时单鼓藏于鼓山林的石窟中,双鼓放在鼓头家。 制鼓,即砍树制造单鼓。 在农历子年十月下旬举行砍树仪式,于寅年五月再制成新鼓。 醒鼓,也就是敲击单鼓,在子年八月子时举行,主要是预告祖先,子孙将要杀牛祭祖了,请祖先回来享受。 接鼓,在寅年农历十月再次醒鼓,将其接下山,同时把原存放于上届鼓头家的双鼓转至新任的第一鼓头家存放。 四杀牛祭祖。 寅年十月举行。 杀牛由舅父或女婿执刀。 杀牛有一定的次序,即先杀鼓头家的牛,然后再杀群众的牛。 合资购买的牛,则由出钱最多者的亲友执刀宰杀。 杀牛之后举行一系列祭祀活动,如祭祖、拥牛角、浇花树、过桥,最后送鼓、藏鼓等。 在上述主要活动过程中,苗族人民都根据不同场合和不同需要进行祭祖、跳芦笙等活动,在神圣而庄严的祭祖大典中增添快气氛,以显示出苗族节日的娱人性质和功能。 二、鼓藏节习俗的社会作用分析一鼓藏节具有维护苗族地区社会和谐的功能我们知道,苗族同胞世代迁徙平凡,他们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建立自己的国家,没有固定的疆土,四处散居。 因此,他们只有以祭祖的方式体现公共的民族标识。 在苗族同胞及其落后的世界观中,对祖先的忠诚就是对自己本民族的忠诚。 正是基于这一点,苗族同胞不惜一切代价杀牛祭祖。 于是他们以氏族或宗族为基础建立鼓社,以鼓社为单位,通过举行鼓藏节活动祭祀祖先。 鼓藏节期间,方圆几里或数十里的苗族同胞都来参加节日活动,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 我们认为,通过这种活动的举行,可以增强人们之间的团结与交流、减少人们之间的隔阂和矛盾,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正如罗义群同志所说鼓社祭像一根无形的线,一头拴在氏族成员的手里,一头拴在氏族成员的手里。 无论你走到哪里,你和他总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旦你跌了跤,他那头就把你来起来。 只要还有这根游丝在也就够了,民族认同的意念就会从这根游丝上传递过来。 2如是观之,苗族祭祖活动具有极强的社会凝聚力,通过祭祖使人们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网,这个网状结构就是以共同的原始祖先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使鼓社内部所有成员都归向自己的祖先,共同维护和遵守本鼓社的一切规章制度。 表面看来,一个鼓社似乎就是一个苗族大家庭。 苗族正是以这种朴素的思维方式,把人们天然的人论情感升华为强烈的民族意识,这对于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古代苗族社会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时过境迁,历史的车轮已缓缓迈进了现代社会。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广大苗族集聚区依然是中国欠发达的地区,语言障碍、风俗习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甲医院必备医疗设备清单大全.doc VIP
- 1_MSDS_柴油-GB 30000 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pdf VIP
- 职业学校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方案(参考范文).docx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docx VIP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专题六 劳动价值论.doc VIP
-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2021.pdf VIP
- 2025年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类E类)综合应用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docx VIP
- 人教部编版部编版七下《阿长与山海经》优秀课件(公开课一等奖).pptx VIP
- 食品营养与健康绪论.ppt VIP
- 贫血的中医治疗.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