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评析唐朝的羁縻政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管子仓廪实而知礼义衣食足而知荣辱唐朝历史发展的轨迹渐趋衰落恢复并走向强盛年年年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农民起义建立年发展贞观之治衰弱安史之乱灭亡年鼎盛开元盛世唐太宗名片基本信息社会关系人生感悟姓名李世民父亲唐高祖李渊最得意贞观之治年龄母亲太穆皇后窦氏最失意诸子争位职业皇帝同母兄弟人最痛心杀兄屠弟出生地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同母姐妹人最不幸贤妻早逝长居地长安今西安配偶妻长孙氏妾徐氏等谥号文子人庙号太宗女人年号贞观陵寝昭陵旧唐书卷六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管子》:“仓廪实而知礼义,衣食足而知荣辱。” * 唐朝历史发展的轨迹 渐趋衰落 恢复并走向强盛 755年 618年 907年 贞观之治 武则天统治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朋党之争 农民起义 建立 618年 发展 贞观之治 衰弱 安史之乱 灭亡 907年 鼎盛 开元盛世 * 唐太宗名片 基本信息 社会关系 人生感悟 姓名:李世民 父亲:唐高祖李渊 最得意:贞观之治 年龄:51(599-649) 母亲:太穆皇后窦氏 最失意:诸子争位 职业:皇帝 同母兄弟:3人 最痛心:杀兄屠弟 出生地: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 同母姐妹:1人 最不幸:贤妻早逝 长居地:长安(今西安) 配偶:妻长孙氏 妾徐氏等 谥号:文 子:14人 庙号:太宗 女:21人 年号:贞观 陵寝:昭陵 * 《旧唐书》卷六四《李建成传》: “六月三日,〔李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高祖省之愕然,报曰:‘明日当勘问,汝宜早参。’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 ……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走,尉迟敬德杀之”。 不利于选举贤能, 容易造成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的残酷斗争。 玄武门之变就体现了这种残酷性,但这场斗争并未影响唐朝的稳固基业,反而将唐朝推向更为辉煌的发展阶段。 你怎样看待嫡长子继承制与玄武门之变? * 贞观之治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民族团结,中外交往频繁。贞观是唐太宗年号,历史上把唐太宗时期的繁荣局面称为“贞观之治”。 *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 姓名 事迹及评价 房玄龄 任宰相,总管百官,不使一人一事处置失当。 杜如晦 凡軍國大事,剖析断决。中央政府机构規模、典章文物制度,都由他与房商定 魏征 太宗对侍臣说:“……如今魏征逝世,就丧失了一面镜子” 王珪 与房玄龄等人共同主持政务,太宗赞他精于识别评鉴 李靖 讨突厥和吐谷渾有功。 虞世南 太宗曾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词藻、书翰 李勣 每次率軍征战,遇敌时随机应变,行动合乎事机 马周 善于陈情奏事,每一动议没有不切中要旨 《贞观政要·任贤》篇记载了太宗朝贤臣的事迹: 知人善任 * 材料一:贞观十三年魏征《十渐不克终疏》节录:“陛下贞观之初,孜孜不怠,屈已从人,恒若不足。顷年已来,微有矜放,恃功业之大,意蔑前王,负圣智之明,心轻当代,此傲之长也。” 材料二:“从《贞观政要》中看君臣的对话,真像是老朋友一样,君臣互相真诚相见。不像其他朝的君臣,君说的是冠冕堂皇的空话,臣说的是道德文章的高调。在贞观时代,君臣互相称赞对方的优点,也批判对方的缺点。如此亲切的君臣关系在中国古代是极难找到的。” ——王寿南《隋唐史》 材料三:《旧唐书·太宗本纪》:“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 善于纳谏 “贞观之治”的出现 * 唐太宗特别设立了死刑覆奏制度,以示对人命的重视。在京城要在两日内五次覆奏,在各州要三覆奏。这种制度的建立有个惨痛的教训,就是错杀了大臣张蕴古,唐太宗后悔不已。因此决定设立这项制度。 以民为本,慎用刑法 “贞观之治”的出现 *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前来提亲,李世民左思右想,难以决断,遂召集众臣,商议讨论和亲之事,请问从起草到执行分别要经过哪些部门?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完善三省六部制 * “贞观之治”的出现 类别 贞观年间 土地 制度 丁男十八以上,给田一顷; 皆以二十亩为永业,其余为口分。 赋税 制度 租:每丁岁纳粟二石。 庸:二十日,不役者,每日纳绢三尺。 调:随乡之所产,岁纳绫绢絁二丈,布加五分之一。 如果政府有事要增加力役,加役十五日免调,三十日租调均免。 另有灾害时,损失十分之四可减免租;损失十分之六,免租和调;损失十分之七以上,租庸调全免。 从表格中总结唐太宗时期的经济政策 推行均田,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不夺农时。 * “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想一想反映了唐太宗的何种政策? 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大办学校。 * 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年份 与西/西北/西南各族关系 与东北各族关系 贞观四年 (630) 唐派李靖、李勣等率军十余万进攻突厥,大败颉利可汗;四夷降服者百二十万人,回纥等族拥戴太宗为天可汗。 / 贞观九年 (635) 征服吐谷浑。 / 贞观十二年 (638) 讨伐吐蕃,后与吐蕃结盟,十五年以文成公主和亲。 / 贞观十四年 (640) 灭高昌,设安西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