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章节塑料知识跟运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章节塑料知识跟运用

阻燃剂 赋予易燃聚合物难燃性的功能性助剂。常用的阻燃剂有氧化锑、卤化物、磷酸酯和四氯苯二甲酸酐等。 塑料配合 氧化锑 增塑剂 能增加塑料的柔软性、延伸性、可塑性,降低塑料流动温度和硬度,有利于塑料制品的成型。我们最常见的是樟脑如图: 塑料配合 挤出机挤出共混技术 树脂与助剂混合 造粒 挤出共混 塑料粒子 挤出机挤出共混技术 有良好的成型、成膜性 绝缘性 耐酸碱 耐腐蚀性 低透气、透水性 易著色、外观鲜艳 塑料性能 1.质轻、机械性能好 钢的 1/8~1/4,铝的 1/3~2/3,玻璃的1/3~2/3 2.适宜的阻隔性与渗透性 阻气包装、防潮包装、防水包装、保香包装 保鲜包装 3.化学稳定性好 耐 酸、碱、盐 4.光学性能优良 透明 5.卫生性良好 纯的聚合物树脂没有毒性 6.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装饰性 挤出、注射、吸塑 塑料性能 塑料性能 容易加工、节能、来源便宜广泛。 塑料性能 几种塑料的密度 塑料名称 相对比重 聚苯乙烯 1.04~1.10 聚乙烯 0.91~0.93 聚丙烯 0.90~0.91 聚氯乙烯 1.30~1.58 ABS 1.02~1.06 塑料科研单位与企业 各个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全世界各大石化公司(杜邦、 GE、 LG、三菱等) 塑料研究发展方向 塑料助剂向绿色无毒方向发展。 塑料合金、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化与产业化。 材料角度:发展能耐严酷环境和具有高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如宇航所需的耐高温,耐超低温,高模量的材料。 生命科学角度:向医用、生物高分子方向发展。 塑料研究发展方向 谢 谢! * * 第二章 塑料知识与应用 欧阳星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 塑料定义 塑料 是一种以高分子量有机物质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它在加工完成时呈现固态形状,在制造以及加工过程中,可以借流动来造型。      按受热以后 性能变化分 热塑性塑料:成型后再加热重新软化加工而化学组成不变的一类塑料,即具有可溶可熔性。 热固性塑料:成型后不能再加热重新软化加工的一类塑料,即具有不溶不熔性。 塑料分类 按应用分类 通用塑料:产量大、应用广、加工性能好、成本低的塑料 工程塑料 特种工程塑料 氟塑料PTFE 热致性液晶聚合物LCP 聚苯酯PHB 聚芳酯PAR 聚醚酮类PEK 聚醚类PSF 聚酰亚胺类PI 聚苯硫醚PPS 通用工程塑料 热塑性聚酯PBT 聚苯醚PPO 聚甲醛POM 聚碳酸酯PC 聚酰胺 塑料分类 最早的人造塑料 赛璐珞:celluloid的译音,将纤维素硝化得到。 1869年发明赛璐珞 塑料发展简史 最早的合成塑料 1909年贝克兰发明酚醛树脂 塑料发展简史 塑料发展简史 最早的塑料以热固性塑料为主,品种很少。二战以后热塑性塑料逐渐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成为占绝对主要地位的塑料材料,热固件塑料的比例则一直呈下降趋势。 20世纪初到70年代,树脂品种的增长速度很快。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树脂新品种的开发速度较慢,几年才有一个新品种诞生。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的着重点己从着力开发树脂新品种转向对原有树脂进行改性。 生活中的塑料制品:电器外壳(手机、冰箱、电视)、凉鞋、化妆品容器、建筑板材、建筑管道、包装薄膜、光盘、印刷电路板、仪表外壳、镜片等。 生活中的塑料 * PE手提袋 PE饮料瓶 生活中的塑料 * 生活中的塑料 * 生活中的塑料 * 生活中的塑料 生活中的塑料 中国是世界第七大生产国,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氯乙烯(PVC)占86% 的合成树脂产量。很多塑料原料需要进口。 在中国,塑料制品的年人均消费量为9kg, 世界平均水平为24kg,德国为120kg,加拿大和美国大约为80kg。 在中国大约有2万多家企业生产塑料制品,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塑料制品生产厂家基地,其中农用薄膜、塑料袋以及制鞋为全球之最。 塑料产量与应用 包装 交通运输 电器 建筑 其它 工业 医药 塑料产量与应用 高分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经过四个阶段 蒙昧 萌芽 争鸣 发展 塑料结构 蒙 昧 期 19世纪的中叶以前,木材、棉、麻、丝、毛、漆、橡胶、皮革和各种树脂等天然高分子材料都已经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人们只知道使用和加工,不知道化学组成和结构。 塑料结构 萌 芽 期 通常是粘稠的液体或无定形粉末,无法纯化和分析。 胶体化学认为由小分子通过“次价”力结合而成的聚集体。 塑料结构 争 鸣 期 1920年,H.Staudinger(德)发表了他的划时代的文献《论聚合》,提出链结构模型。 塑料结构 争 鸣 期 1932年,Staudin

文档评论(0)

1hone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