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辙不得不说的故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辙的生平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佑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苏辙十八岁,与兄苏轼,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之下,离开家乡四川眉洲眉山,进京应试。。宋代的进士考试,要经举人考试、礼部考试、礼部复试和皇帝御试等多次筛选。苏轼兄弟顺利通过了礼部考试及复试,而且名列前茅。三月宋仁宗殿试,兄弟二人同登进士及第。这一年苏辙才 19岁,正值少年得志,喜气洋洋。苏氏父子三人受到当朝大臣韩琦、欧阳修的推重。而三人文章也在京师得以盛传,名动一时。这正像苏轼后来在一首【沁园春】里所回忆的那样:“那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这里“长安”借指汴京。“二陆”晋代陆机、陆云兄弟。这兄弟二人当年同到洛阳,文才倾动一时,当时人称“二陆”。的确,苏轼兄弟二人从小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熟读经、史,纵论古今,文如泉涌,胸怀壮志,他们想为国建功立业。而在锋芒初露之际,对自己的才华是多么自负,对将来前途多么乐观。 我猜苏辙的长相 一天苏东坡拿妹妹的长相开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是: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嘻嘻一笑,当即反唇相讥: ?? 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这诗讥笑的是苏轼那不加修理、乱蓬蓬的络腮胡须。女孩子最怕别人说出她长相的弱点,苏小妹额头凸出一些,眼窝凹下一些,就被苏轼抓出来调侃一顿,苏小妹说苏轼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痛处,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再一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一幅马脸,长达一尺,两只眼睛距离较远,整个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当即喜孜孜地再占一诗:   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到耳腮边。 苏辙的作品《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84卷,有《四部丛刊》影明活字本。又,《栾城应诏集》1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   代表作:《黄州快哉亭记》《上枢密韩太尉书》《巢谷传》《六国论》等 苏辙的散文有自己的风格,他哥哥苏轼曾在《答张文潜书》中评价说:“冲和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他是说苏辙散文,感情平和,文笔挥洒,行文委婉,迭宕起伏。 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 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黄州快哉亭记》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yì)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苏辙《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