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件:第十三章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第十三章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ppt

(五)儿童多动症(VII) * 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 * 学习困难,成绩差,但不是由于智能障碍所引起; * 动作笨拙,精巧和协调动作较差; * 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精神病、焦虑状态、品行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的行为症状。 (五)儿童多动症(VIII) [病例介绍] 某男孩,9岁,因活动多,话多,易与小朋友发生冲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来门诊咨询。 患儿自幼好动,7岁上学,学习成绩中等,现为小学三年级学生,未留过级。开始入学后就表现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因学习成绩欠佳,经常违反学校纪律,未被接纳为少先队员。近一年来,患儿症状加重,表现为上课静坐困难,常常动个不停,一会儿玩铅笔、课本,一会儿又找同学说话,严重影响课堂秩序,经常受到老师批评。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本及课本上涂的乱七八糟。课余时间经常与同学追赶打闹,因此常常摔伤。易与同学发生争执和冲突,因小事打骂同学。好插话,经常打断别人的谈话。情绪不稳,易冲动,常因小事而大发脾气。为此老师和家长非常苦恼,故带来就诊。 (五)儿童多动症(IX) (5)治疗与预后 治疗要点: * 心理治疗:行为治疗、放松训练、自我控制训练 * 药物治疗:中枢兴奋剂:匹莫林,利它林等 预后: 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青春期后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少数病例可延续到成年,出现个性或行为的异常,甚至可发展为品行障碍。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预后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五、儿科病人心理护理的原则 (一)家长对患儿进行入院前的心理准备 * 告诉患儿住院的原因; * 介绍医院的条件与简单的医疗技术知识; * 介绍病房环境和就餐等日常生活事项的程序; * 告知家长探视的时间。 (二)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心理护理 * 6个月左右的婴儿很需要母亲的爱抚, 护士应经常轻拍、抚摸、搂抱、逗笑, 使之产生在母亲怀中的安全感。 * 6个月至4岁的患儿, 住院心理反应明显, 允许家长陪伴, 护士应体贴关心患儿, 与之共同作游戏、讲故事、玩玩具、看图画, 从而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关系, 帮助克服对医院的恐惧感。 * 年幼患儿病情变化快, 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身感受, 护士应注意非言语行为, 如表情、目光、体态等, 了解其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注射治疗时, 利用其注意力易被转移的特点, 减轻疼痛。 * 年龄较大的儿童,能与人很好的沟通, 护士可适当解释住院和诊治的原因,取得信任和配合。 (三)与患儿交谈的技巧 护士应善于从其面部表情、啼哭和言语中洞察其心理, 用关心、爱护、热情的语言进行沟通,建立起信任的关系,安抚孩子的情绪。 对患儿所表现的困惑、疑虑、恐怖不安、气愤和痛苦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同情。在此基础上劝导、鼓励、反复保证以减轻患儿的怀疑、恐怖、焦虑、紧张和不安。如对疼痛呻吟的患儿,可安慰 (四)与患儿家长交谈的技巧 了解家长的背景情况, 让其畅所欲言, 医务人员应把握会谈的主旨,必要时进行提示和引导;用准确、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和安慰。 对难治性的严重疾病如:癫痫、脑瘫、白血病等,在告知实情时,做好精神安慰工作。有的家长在介绍病情时, 为了引起重视, 常常将病情说得很重。 (五)给予患儿家长心理支持 孩子生病,家长格外紧张、焦虑,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提出过高要求。 当家长的心理状态很消极时,可加重患儿的心理负担,影响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所以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 (六)儿科病房环境的布置 工作人员着彩色工作服; 病室墙壁颜色鲜艳,并有吸引儿童的图画,治疗疗室可配有玩具; 每个病区设儿童乐园,以消除患儿的紧张心理。 (七)残疾患儿的心理护理 针对其自卑和抑郁心理, 应加倍爱护, 给予心理支持, 如讲述热爱生活的小故事, 身残志坚的榜样, 增强生活的勇气和治疗的信心。 (八)白血病患儿的心理护理 在孩子诊断的初期, 家长的心理障碍严重, 医护人员应给予更多的解释、理解和指导, 提高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 这对稳定患儿情绪, 使其配合治疗,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减少患儿日后的心理障碍, 都有好处。 对应用激素等药物引起的满月脸和脱发者, 应告知停药后3个月满月脸即可消失, 头发也可重新长出。使患儿减少顾虑, 配合治疗, 不至于将药物偷偷丢掉。创造条件, 将严重和濒临死亡的患儿安置在单人病房, 减少对他人的恶性刺激和恐惧感。 六、临终患儿的心理护理 临终关怀是一套有组织的医疗方案。其重点是对死亡前疼痛的控制和心理支持,以及对家属的心理辅导。 目的:帮助患儿面对死亡,协助减轻亲属的痛苦。 影响其心理反应的因素:年龄、性格、对病情的理解、家长的情绪和行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