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中生代中晚期地层碎屑锆石定年与物源示踪雷开宇刘池洋注本文为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联合资助的成果作者简介雷开宇男年生硕士主要从事盆地分析矿产资源勘查等研究通讯作者刘池洋男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油气能源地质与勘探盆地动力学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张龙吴柏林王建强寸小妮孙莉注本文为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联合资助的成果作者简介雷开宇男年生硕士主要从事盆地分析矿产资源勘查等研究通讯作者刘池洋男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油气能源地质与勘探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中生代中晚期地层碎屑锆石U-Pb定年与物源示踪
雷开宇1,2),刘池洋注:本文为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40092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联合资助的成果。作者简介:雷开宇,男,1989年生,硕士,主要从事盆地分析、矿产资源勘查等研究。E-mail:leiky1989@126.com。通讯作者:刘池洋,男,195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油气(能源)地质与勘探、盆地动力学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E-mail:lcy@),张龙1),吴柏林1),王建强1),寸小妮1),孙莉1)
注:本文为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40092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联合资助的成果。
作者简介:雷开宇,男,1989年生,硕士,主要从事盆地分析、矿产资源勘查等研究。E-mail:leiky1989@126.com。通讯作者:刘池洋,男,195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油气(能源)地质与勘探、盆地动力学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E-mail:lcy@
1)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710069;
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延长气田采气一厂,延安,716000
内容提要:本文采用LA-ICP-MS碎屑锆石原位微区测年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杭锦旗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和下白垩统志丹群进行了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研究,统计和对比了前人对该区周缘岩体的同位素年代学结果,结合区域构造背景,系统地研究了盆地北部直罗组及志丹群地层物源及其演变。结果表明:(1) 4个直罗组样品和2个志丹群样品锆石年龄总体呈现出270~280Ma、320~340Ma、1800~2000Ma、2300~2500Ma四个峰值年龄段,在志丹群样品中出现有少量230~240Ma锆石年龄;(2)杭锦旗地区上述砂岩的物源主要来自阴山、大青山—乌拉山的片麻岩、麻粒岩、孔兹岩以及形成于海西期的中酸性侵入岩,同时也有狼山地区岩体、集宁地区孔兹岩的一部分贡献;(3)1800~2000Ma、2300~2500Ma峰值年龄均为华北克拉通基底构造热事件的反映。270~280Ma、320~340Ma两个峰值年龄可能记录了早石炭—中二叠世古亚洲洋向华北板块北缘的两次快速俯冲事件;(4)下白垩统志丹群样品中出现的230~240Ma的锆石,指示晚侏罗世的燕山运动在盆地北缘引起的强烈逆冲推覆造山作用使得印支期侵入岩被抬升至地表并遭受剥蚀,从而为研究区地层进一步增加了来自蚀源区印支期侵入岩的物源;(5)与中侏罗统直罗组样品相比,下白垩统志丹群样品在2300~2500Ma峰值测点所占比例明显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早白垩世时期盆地北部沉积边界较中侏罗世相对扩展,使来自阴山的物源比例增加。
关键词:中侏罗统直罗组;下白垩统志丹群;碎屑锆石U-Pb定年;物源示踪;鄂尔多斯盆地北部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多个构造域的复合叠加部位,盆地演化过程与地球动力学环境极为复杂,油气、煤、铀等资源极为丰富(Liu Chiyang et al.,2006)。多年来,依托油气及煤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盆地沉积地层物源方面的研究亦主要集中于石炭系—二叠系等产气层系以及上三叠统延长组及中侏罗统延安组等产油产煤层系,相比之下,对中侏罗统直罗组等上覆地层的物源研究有限。近年来,随着盆地北部杭锦旗—东胜大型砂岩型铀矿带的发现,赋矿层位中侏罗统直罗组地层受到普遍关注。关于盆地北部侏罗系沉积地层物源,相关学者从岩石学(Li Rongxi et al.,2011;Yi Chao et al.,2014)、地球化学(Li Hongtao.,2007;Zhao Junfeng,2007;Yang Xiaoyong et al.,2008;Liu Hanbin et al.,2012;Wu Zhaojian et al.,2013)、沉积构造背景(Liu Chiyang et al.,2007;Jiao Yangquan et al.,2015)及锆石定年(Wang Meng et al.,2013;Bao Chuang et al.,2014)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上述研究既有定性方法,也不乏精确的同位素定年物源示踪予以支持,取得了一些广泛认识:(1)盆地北部物源主要来自北缘阴山地块、孔兹岩带等地;(2)盆地北部侏罗系地层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及古水流向均表明其物源来自北缘造山带。尽管关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侏罗系碎屑沉积岩的物源争议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该区砂岩型铀矿成矿年代方面的研究结果均表明(Xia Yuliang et al.,2003;Xiang Weidong et al.,2006;Liu Hanb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