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研究中存在的三个问题
摘要:民族关系是我国民族学研宄的一个重要领域。我 国现有的民族关系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民族关系的概念 不清、范畴不明和实质不准。研宄民族关系时一定要弄清民 族关系的概念,找准民族关系的研宄范畴,把握民族关系的 实质,才能得出较为科学、准确的结论。
关键词:民族关系;民族学研究;学科史 中图分类号:C951; D69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2 - 6959(2006)04 - 0006 - 05
收稿日期:2006—05 — 14。
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西部民族关系与宗教 问题研究”、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资助计划项目 “民族关系与族群关系的关联研宄”和广西师范大学客家文化 研究所课题“广西客家人与壮、瑶、苗、仫佬诸少数民族关系 研究”。
[作者]廖杨,广西金秀人,民族学博士,兰州大学民族 学博士后,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 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学、人类学教学与研宄;覃卫国, 广西浦北人,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讲师,湖南师
范大学在读硕士研宄生。
On three Questions about Ethnic Relationship Study in Present China
令令 LIAL YangQIN Wei-guo 令令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Guangxi541001,China)
Abstract: Ethnic relationship study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Chinese ethnology,but there are three obvious questions about Chinese ethnic relation at present. These questions about ethnic relation are chaos of conception, unclear of category and inaccurate of substance. We could drown a correct conclusion only when we research on ethnic relationship,we must make clear the conception,seize the category and the substance of ethnic relationship.
Key words:Ethnic relationship; ethnological study; history of subject^^
民族关系是我国民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无论是
民族关系史的研宄,还是民族关系现状的考察和分析,我国 民族学界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在倍感欢欣鼓舞的同 时,我们也感到我国现有的民族关系研宄还存在一些问题。 其较为突出者,当为概念不清、范畴不明和实质不准。有的 学者认为,“民族关系”的概念本身并不复杂,倒是己有的一 些研究“把水搅深”了。是否如此,笔者不揣浅陋,拟就这些 问题略陈管见,借以引玉抛砖,恳请方家教正。
一、概念不清
概念是分析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清晰、科学、准确 地界定一个概念,是确保研究结论客观、正确的基本前提。 对于民族关系研究来说,明确“民族关系”的概念十分必要。
“民族关系”的概念,学者们已多有论述。兹举其较有 代表性者如下:
上海辞书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的《民族词典》中的“民 族关系”是指“不同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 互联系”,《民族工作大全》中的“民族关系”条则明确说“民族 关系,系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关系”。1999年版《辞海》中 的“民族关系”词条解释如下:“民族与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 文化和社会生活交往中形成的关系。世界上主要存在两种民 族关系:一种是压迫与被压迫、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另一 种是平等联合的关系。在中国,各民族之间己逐步形成平等、 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 ](P2179)。
除工具书外,一般论著对民族关系的概念也不尽一致。 有的学者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主流来谈论民族关系,认 为“中国各民族的关系从本质上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过 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愈来愈密切的接触,形成一股强大的 内聚力,尽管历史上各民族间有友好往来,也有兵戎相见,历史 上曾不断出现过统一或分裂的局面,但各民族间还是互相吸 收、互相依存、共同缔造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的伟大祖国, 促进了中国的发展,这才是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2 ]有的 学者则从功能的角度给民族关系下定义,认为民族关系是“各 民族之间传递或交换‘能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