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园园林分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瞻园园林分析

此峰名为招鹤峰,为明代开国元勋魏国公徐达别业栝园遗物,峰高3.61米,重数吨,正面凿有海水纹,体态古拙,意境古朴。古人有诗云:“每看孤云招野鹤,频携樽酒对名花。”招鹤峰上还镌刻有明代沈周、吴宽、钱福等名人诗词,吟诗赏石使人顿生思古之幽情。 在瞻园内意境幽深的太湖石 太湖石 招鹤峰 建筑布局分析 ●建筑布局特点: 与环境融为一体:建筑物沿着一定的观赏路线布置,适应环境,采取灵活分散布局形式,按照一定的构图规律把他们彼此呼应的组成为一个统一的整 体。这样在空间构图上才不零乱,散漫。手法之一就是将静妙堂作为园内重点建筑物,静妙堂为鸳鸯厅,位于中部偏南而将园林分为南、北两区,透过两个水池与布 置于南、北的两大组假山为对景,南部视野近,北部视野远,北静而南喧,南北各建一假山和水池,以溪水相连,有聚有分,水居山前,隔水望山,相映成趣,形成 景观线交叉的网络。 建筑布局也体现了临水风景点一般所具有的特点:建筑物的主要立面向水面敞开。临水利面布置着空廊,敞厅,连续的玻璃长窗等,使室内时有良好的观赏水景的条件。 ●建筑布局手法 1、静与动:人们在园林内的生活节奏总是有静有动的,人对景物的观赏也常是“动”与“静”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就产生了静观与动观的区别。静就是息,动就是游;静是“点”,动是“线”。在南京瞻园中静观的点,是亭榭,平台等建筑物;动观的线,是游廊,园路。 2、对景与借景:在园林建筑布局中组织好对景和借景,也是丰富园林景观的重要手法之一。对景就是在园林内的主要观景点与游览路线的前进方向所面对的景物。 在南京瞻园中主要是自然景物,在其正面有意识的布置山水,竹石,花木及亭榭等组成对景,形成生动的风景画面。组成的是不对称的,自幼变幻的景观构图,特别 是随着曲折的道路与游廊前进时,景色依次展开,步移景异,形成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对景关系。 园内的主题建筑,它一面建在水上,宛如水榭。该堂把全园分成两部分,南小而北大,北寂而南喧,南北各建一假山和水池,以溪水相连,有聚有分,水居山前,隔水望山,相映成趣。瞻园又以石取胜,造景效果与实用功能巧妙结合,“妙境静观殊有味,良游重继又何年 静妙堂 扇亭 岁寒亭 西边假山上有“岁寒亭”,因四周遍植松、竹、梅岁寒三友,故又名“三友亭”。 岁寒亭 延晖亭 一览阁 九转回廊 回廊 爬山廊 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应用史略 原始人洞穴时代:带回居穴的果实被食用后的丢弃种子萌发株,但其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生存而不是用于维护生态和观赏。 秦代:已有主持山林之政令者,称“四府”,兼司栽植宫中与街道园林绿化树木。建有著名的“阿房宫”。 殷周时代:最早的人工栽培 ,主要目的为遮荫、纳凉 。《《诗经》中记载了3000多种植物。 春秋战国:出现了街道绿化的雏型。 西汉:园林绿化树种的栽培发展,在扩建秦代“上林苑”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张骞出使西域,开创了大规模植物引种的先河。因当时对植物生态属性知之甚少,故损失也很惨重。 唐代:树木移植栽培技术已相当成熟。建有著名的华清宫。 明代:开创了苑的极盛时期,在京城有西苑、南苑、北苑,私花园有清华园和勺园;江南名园有苏州的留园、拙政园,上海的豫园,南京的瞻园等。此期在园林绿化树木栽植的种类、配置方式和栽培原理总结等方面均有较高的建树。 瞻园的花木分析 瞻园初名“西圃”。“圃”最早是指以种蔬菜为主,但也繁衍草木的园林。瞻园建园之初,魏国公徐鹏举留心搜求各地奇花异木,以充实园林景观。清乾隆年间,安徽布政使托庸于藩署内大兴土木,在园内种植了牡丹,芍药,池莲等名贵花木,使园中有梅花坞,老树宅,竹深处,木香廊等十八景之胜。由于广征奇花异木,到以植物命名点景,可见古人对瞻园栽植花木的重视度。 上世纪60年代,刘敦桢主持整修瞻园,由于受私家宅院的规模限制,瞻园植物配置讲究寓意造景和以少胜多。 瞻园植物造景特点 1.植物搭配倚山傍石, 巧于因借 瞻园以山石取胜, 全园有南、北、西三座假山, 假山为全园的主景和骨干。以西部土堆假山为制高点, 至高处群植女贞、香樟等常绿高大乔木, 岁寒亭、扇面亭隐匿在常绿乔木形成的城市山林中, 若隐若现, 和高大树木相得益彰。游人可漫步于林中曲径或置于亭中小憩, 坐享林泉之雅趣。大乔木周边次高处栽植白玉兰、三角枫等中型落叶乔木, 既与女贞、香樟等在树形上形成对比, 也做到了常绿落叶合理搭配。在岁寒亭前假山坡上栽植了桂花、梅花、腊梅、南天竹等小体量灌木、迎春等藤本植物以及孝顺竹等竹类植物。 岁寒亭前依山傍石的植物 岁寒亭 2.植物营造空间对照强烈, 兼具变幻 空间感是指由地平面、垂直面及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合成的具有实在的或暗示性的范围围合。植物可用于空间中的任何一个平面, 在地平面上, 以不同高度和不

文档评论(0)

lau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