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维酸类.ppt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本品不良反应少,无光毒性、无过敏,少数患者有轻微皮肤刺激症状,如红斑、烧灼感,多见于用药1~2周内,减少用药次数或暂时停药可以减轻。在使用本品时,避免进入眼睛、口腔黏膜或其它部位的黏膜。 又名他扎罗汀, 局部外用能迅速穿过角质层进入皮肤各层,真皮和表皮中84%~94%为原形药物。经皮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很少,该药在体内迅速被酯酶代谢为活性他扎罗汀酸,后者进一步代谢为非活性的亚砜和砜类化合物,然后经肾和消化道排出体外。 乙炔维A酸乙酯 【药理作用】具有较高的受体选择性,能够靶向作用于病变组织,如银屑病的角质形成细胞。 【临床应用】本品主要对轻、中度斑块状银屑病疗效较好,可使症状迅速缓解,并促进皮损消退。同时,用于治疗寻常性痤疮安全、有效。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局部用药可引起皮肤刺激,如瘙痒、烧灼、刺痛和红斑. 谢 谢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 第六章 维A酸类 医疗美容技术系 陈盛兰 学习目标 1.掌握维A酸类药物在治疗皮肤科疾病及皮肤保健方面的应用 2.熟悉维A酸类药物的基本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3.了解维A酸类药物的来源及分类 本类药物能有效调节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抑制角化过程;并具有调节免疫、抑制皮脂分泌和抗炎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银屑病、角化性疾病、痤疮、日光性皮肤病和美容治疗等,常采用局部外用给药途径,少数亦可口服。 维A酸类药物是一类天然存在的或人工合成的具有维生素A活性的视黄醇衍生物。当用于治疗角化异常性皮肤病时,发现维生素A的治疗剂量接近中毒剂量,治疗剂量的维生素A常可导致皮肤和黏膜上皮的改变以及神经毒性和肝毒性。 第一节 维A酸类药物的共性 一、维A酸类的化学结构及分类 第一代非芳香维A酸类: 第二代单芳香维A酸类: 第三代多芳香维A酸类: 二、维A酸类药物的基本作用 1.参与调控表皮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 2.抗炎作用 3.抑制皮脂腺的分泌 4.抗增生、抗肿瘤作用 5.免疫调节作用 6.减少表皮黑素 7.抗痤疮 8. 治疗银屑病 9.护肤养颜、抗衰老 10.其他 三、维A酸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致畸作用和胚胎毒性 第二节 常用维A酸类药物 一、第一代非芳香维A酸类 维A酸 维A酸(retinoic acid)又名视黄酸,口服后在小肠吸收,在肝内代谢产生9-顺维A酸和13-顺维A酸等一系列代谢物,后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并从胆汁排出,部分形成肝肠循环。外用有少量可被皮肤吸收,大面积或长期应用吸收量增加。 【药理作用】 对表皮、真皮的老化性损伤有较长远的影响,具有抗增殖、溶解角质的作用。 局部外用对皮肤的穿透性强,能明显增强表皮细胞的更新并可预防老化。 本品可减少表皮黑素的形成,抑制皮脂产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阻止体内某些致癌物质的活化,有防癌作用。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寻常性痤疮,尤其是伴有皮脂增多的痤疮。 对角化异常的各种皮肤病如鱼鳞病、毛囊角化症等有效。 对扁平苔癣、白斑、黄褐斑、毛发红糠疹和面部单纯糠疹等亦有效。 与其他药物如皮质激素、抗生素合用,可增强疗效和减轻不良反应。此外,维A酸用于护肤养颜可达到美容效果。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本品内服毒副作用大,可出现头晕、头痛、口干、唇炎等不良反应。 减量或同服谷维素、维生素B6、维生素B1等药物可使反应减轻或消失。还可引起肝损害,故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本品有致畸胎作用,孕妇禁用。外用可引起局部红斑、脱皮、灼痛等刺激症状,与剂量有关。多发生在外用的第一个月,此后症状逐渐减轻。本品不宜用于急性皮炎、湿疹等疾病。外用浓度不宜超过3%。 异维A酸 又名13-顺维A酸, 其治疗指数是维A酸的2.5倍,第一代维A酸类药物中疗效较好的药物。 口服后迅速由肠道吸收,首关效应明显,生物利用度约为25%,与食物同服,其生物利用度比空腹服用增加2倍。 饭后服用 【药理作用】 本品能促使上皮细胞增生及更新,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增生和分化过程,对皮脂腺的分泌有快速、较强的抑制作用。 本品具有抗炎作用,还可减少表皮黑色素数量。 【临床应用】异维A酸是治疗痤疮的首选药物,尤其对重度顽固囊肿性痤疮及聚合性痤疮有很好的疗效,皮损消退率为80%,优于芳香维A酸(消退率为20%)。避免与糖皮质激素和其他维A酸类(包括维生素A)同用。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异维A酸的毒副作用低于维A酸。 1.口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肤黏膜改变,发生率与剂量成正相关。唇炎最常见. 2.长期应用可引起骨质疏松、骨生成迟缓等,其发生率均低于5%。 3.本品致畸率约为25.6%,胚胎毒性表现为流产和死产。妊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