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消化道常见疾病诊断.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下消化道常见疾病诊断.ppt

1)管状腺瘤 最常见的增生性病变,占腺瘤的80%。多为有蒂型。多数管状腺瘤为1-2cm直径大小,少数可大于3cm,常有蒂,呈球状或梨状,表面光滑,可有浅裂沟或分叶现象,色泽发红或正常,质地软。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2) 绒毛状腺瘤 又称乳头状腺瘤。好发于老年人。较少见,占腺瘤的10%左右。多无蒂或亚蒂。体积大,一般直径2-3cm,大者可达10cm占据整个肠周径。常呈绒球状、花坛状或菜花状,表面有细长绒毛或结节状突起,颜色苍白发黄,质软而脆易出血,常伴糜烂,表面常附有大量黏液。 3)混合性腺瘤 又称管状绒毛腺瘤.为以上两种的中间型。 中等大小,多为厚柄的蒂。表面部分呈绒毛或结节状,质软。组织学呈腺管结构,部分呈绒毛结构,绒毛结构占腺瘤表面的1/5至4/5之间。 腺瘤性息肉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大肠内广泛出现数百成千个大小不一的息肉。息肉自黄豆大小至直径数厘米不等,常密集排列,有时成串、成簇。 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息肉的增多、增大,患者可出现腹部不适、腹痛、大便带血或带黏液、大便次数增多等表现。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如不予治疗,不可避免地出现癌变(100%),且可表现为同时多原发性肠癌。内镜下,可见息肉分布于全结肠,有的密集如地毯样,有的呈散在分布。90%以上的息肉直径小于5 mm,大于10 mm者不到1%. 对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是目前为止首选的治疗方法。 非肿瘤性息肉 非肿瘤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和错构瘤性息肉等 增生性息肉的发生率仅次于腺瘤性息肉,多小于5 mm、无蒂,颜色较淡,多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增生性息肉不是癌前病变 炎性息肉见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缺血性结肠炎 错构瘤性息肉包括Peutz-Jeghers息肉和幼年性息肉等。 Peutz-Jeghers综合征 家族性黏膜皮肤色素沉着胃肠道息肉病,简称黑斑息肉综合征。 患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黏膜、皮肤色素斑和胃肠道多发性息肉。 内镜下可见散在、多发息肉,常较大并分叶,多有蒂,而较小的息肉无蒂息肉数量一般从1到40个不等,大小不一 幼年性息肉 由于这种息肉的腺管呈囊性扩张,充满粘液,故亦称潴留性息肉 其发病在4岁及18 ~ 22岁呈现两个高峰 内镜下,呈紫红色的球形息肉,不分叶,表面常有糜烂或附着白苔,多有蒂自行脱落,内镜下切除后一般不会复发 结肠息肉的放大色素内镜诊断 三、下消化道内镜诊断 大肠 炎性肠病 息肉 肿瘤 其他 结肠癌 结肠癌是指结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 (1)早期癌是指局限于大肠黏膜或黏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 ①息肉隆起型,此型也多为黏膜内癌。 ②扁平型:此型多为黏膜内癌。 ③扁平隆起型:大体呈分币状。此型多累及黏膜下层。 ④扁平隆起溃疡型:大体如小盘状,边缘隆起,中心凹陷。此型累及黏膜下层。 (2)中晚期大肠癌 ①隆起型:肿瘤可呈结节状、息肉状或菜花状隆起,境界清楚,有蒂或广基。切面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常较清楚,浸润较为浅表、局限。若肿瘤表面坏死、脱落,可形成溃疡。 ②溃疡型:最常见。此型肿瘤中央形成较深之溃疡,溃疡底部深达或超过肌层。 结肠癌 根据溃疡之外形及生长情况又可分为下述两类亚型: A.局限溃疡型:溃疡呈火山口状外观,中央坏死凹陷,形成不规则的溃疡,溃疡边缘为围堤状明显隆起于肠黏膜表面的肿瘤组织。 B.浸润溃疡型:此型溃疡外观如胃溃疡状。肿瘤主要向肠壁浸润性生长使肠壁增厚,继而肿瘤中央坏死脱落形成凹陷型溃疡,溃疡四周为覆以肠黏膜的肿瘤组织,略呈斜坡状隆起。切面,肿瘤组织边界不清,如溃疡较深,局部肌层可完全消失。 类癌 carcinoid 类癌是一组发生于胃肠道和其他器官嗜银细胞的新生物。 95%的胃肠道类癌位于阑尾、直肠和小肠,多为低度恶性,多呈局限性浸润生长,转移较少。 内镜下,可见黄灰色的无蒂息肉样隆起或粘膜下肿物,质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多发生于距肛门4 ~ 13 cm的直肠内,罕有多发者 脂肪瘤 脂肪瘤可发生于全消化道,多位于升结肠和盲肠 通常位于粘膜下,一般单发 内镜下可见粘膜下有蒂或无蒂半球形隆起,常大于2cm,黄色调,半透明,肿物质软,以关闭的活检钳触压后可出现凹痕(软垫征) 反复于一处深挖活检可露出黄色的脂肪组织(脂肪裸出征) 结肠血管瘤病 大肠粘膜下血管瘤为大肠局限性血管畸形的一种, 研究证明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肠壁血管发生退化性变所致。全结肠和结肠均可发生,好发于回盲部。 内镜形态下可见扩张蛇形的血管集合像。不易活检以防大出血。 大的病变,可行高频电凝固、金属夹夹闭、硬化剂注射等治疗。对于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