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上肢骨折传统治疗技巧讲座.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肢骨折传统治疗技巧 雅安市中医医院张泽学 骨折诊断与分类 骨折分类 (3)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 骨折分类 (3)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 骨折分类 (3)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 骨折分类 (3)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 骨折分类 (3)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 骨折分类 (3)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 骨折分类 (3)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 骨折分类 (3)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 骨折分类 (3)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 骨折分类 (4) 根据骨折整复后的稳定程度 骨折诊断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1、漏诊误诊 线性骨折 骨骺损伤(或伴骨折) 嵌插骨折 青枝骨折 轻度压缩性骨折 多发性骨折 骨折伴关节脱位,如孟氏骨折 骨折伴神经损伤 骨折的复位 功能复位 对线:骨折旋转移位心须完全纠正,成角移位(有条件)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可改造)成人10°小儿15° 对位:干骨折至少达 1/3 干骺端骨折至少达 3/4 长度:儿童缩短 2cm 成人缩短 1cm 复位注意事项 1、时机:尽可能在损伤后6小时以内进行。 2、掌握好禁忌症:如内脏功能严重下降或生命体征不稳,血管神经损伤,肌腱韧带断裂,肢体严重肿胀局部皮肤破损或皮肤病,严重开放性骨折,病理性骨折骨质破坏,孕妇有先兆流产征象等。 3、尽可能按照先纠正重叠,在纠正旋转,在纠正侧方移位,在纠正前后移位的次序进行,双骨折先整复稳定性较高的。 4、手法尽量简化,一气呵成,不可暴力复位,手法尽量不重复,力争一次成功。 锁骨骨折 治疗原则:断端分离不超过5mm即可,不必强求复位。 锁骨骨折复位手法 一、膝顶复位法:首见于朱肃《普济方·折伤门》。 二、绕肩复位法:自创手法。 肱骨近端骨折 外展型 内收型 治疗经验分享 一、由于肩关节活动范围较大,30度以内的成角对后期功能影响不大。 二、传统夹板钢托固定术无实质固定效果,绷带或弹力腹带前臂贴胸固定效果满意,通过棉垫调整内收外展角度,外展支架患者多不易耐受。 儿童孟氏骨折 桡头在X线上正常位置 复位前 复位后 注意事项 1、本病多发于低龄儿童,桡骨小头骨骺尚未发育完善,极易误诊,最容易忽视桡骨小头脱位与桡神经损伤。 2、孟氏骨折以伸直型较常见,桡骨小头前外侧脱位,复位后固定方式宜极度屈肘2周,然后调整为屈肘90度固定。初期屈肘90度位,小夹板以及葫芦垫压迫桡骨小头均不可靠。 桡骨远端骨折 复位前 复位后 低温支具固定 谢谢聆听! 尺骨上1/3骨折并桡骨头脱位 手法复位介绍(2) 按压手法,整复脱出的桡骨头 尺骨上1/3骨折并桡骨头脱位 手法复位介绍(3) 端提手法,整复尺骨骨折 (九)按摩推拿:手法整复成功后,同时施以轻柔的理筋手法理顺筋络,以达到解剖对位。 (十)杨氏牵扽手法:主要是用于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治疗,通过固定近端,远端快速牵引下扽,患者尚未感觉疼痛已瞬间复位,这是一种复合类整复手法,对施术者力量技巧要求较高。 骨折传统固定术 固定是治疗骨折的一种重要手段,复位后,固定起到主导作用和决定性作用。已复位的骨折、脱位必须持续地固定在良好的位置,防止再移位,直至愈合为止。 固定方法 外固定:夹板、石膏、绷带、 牵引、支架等 内固定:接骨钢板、螺丝钉、髓内 针、三翼钉、钢丝等 良好的固定方法应具有以下标准:①能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对被固定肢体周围的软组织无损伤,保持损伤处正常血运,不影响正常的愈合。②能消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旋转、剪切和成角外力,使骨折端相对稳定,为骨折愈合创造有利的条件。③对伤肢关节约束小,有利于早期功能活动。④对骨折整复后的残留移位有矫正作用。 夹板固定术 骨折复位后选用不同的材料,如柳木板、竹板、杉树皮、纸板等,根据肢体的形态加以塑形,制成适用于各部位的夹板,并用系带扎缚,以固定垫配合保持复位后的位置,这种固定方法称为夹板固定。夹板固定是从肢体功能出发,通过扎带对夹板的约束力,固定垫对骨折端防止或矫正成角畸形和侧方移位的效应力,并充分利用肢体肌肉收缩活动时所产生的内在动力,克服移位因素,使骨折断端复位后保持稳定。因此,夹板固定是治疗骨折的良好固定方法。 (一)夹板固定的作用机理 1、扎带、夹板、压垫的外部作用力 2、肌肉收缩的内在动力 3、伤肢置于与移位倾向相反的位置 (二)夹板固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 (1)四肢闭合性骨折(包括关节内及近关节内经手法整复成功者)。股骨干骨折因肌肉发达收缩力大,须配合持续牵引。 (2)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伤口闭合者。 (3)陈旧性四肢骨折运用手法整复者。 2、禁忌证: (1)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 (2)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