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药理学-第二章-药代动力学.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体内ADME过程 体内过程的分类 吸 收 absorption 分 布 distribution 代 谢 metabolism 排 泄 elimination 药物体内过程的意义: 药物的转运和转化 第一节 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 一、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一)滤过 (二)简单扩散(脂溶扩散) 特点: ——影响转运的主要因素:脂溶性(极性、解离性) 离子障的原理 简单扩散(脂溶扩散) pKa值的概念 pKa值——是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在50%解离时溶液的pH值。注意:pKa值不是药物自身的pH值。药物离子化程度受pKa值及所在溶液的pH值决定。 pH值较高(碱化),酸性药物解离多,碱性药物解离少。pH值较低(酸化),酸性药物解离少,碱性药物解离多 (三)载体转运 1、主动转运:特点: 2、易化扩散:特点: (四)膜动转运 大分子物质 1.胞饮(pinocytosis) 2.胞吐(exocytosis) 二、影响药物通过细胞膜的因素 (一)药物的解离度和体液的酸碱度 (二)药物的浓度差以及细胞膜的通透性、面积和厚度 (四)血流量 (五)细胞膜转运蛋白的量和功能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吸收 (Absorption) 指药物未经化学变化而进入血流的过程。 通常认为,只有吸收的药物,才能发挥预期疗效, 因此,药物吸收的多少与难易,对药物作用有决定 性的影响。 吸收 (一)口服——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 首过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口服药物在吸收过程中受到胃肠道和肝脏细胞的酶的灭活代谢,导致进入体循环的活性药量减少的现象。Inferior mesenteric vein 其他给药途径 (二)吸入 (三)局部用药 (四)舌下给药 (五)注射给药 药物在血循环中存在的形式: 游离型药物* 结合型药物(药物-蛋白) (五)体内屏障 第四节 药物消除动力学 米-曼动力学两个限制速率的情形(一) 米-曼动力学两个限制速率的情形(二) 一级消除动力学(定比消除) (first-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 一级消除动力学的特点 零级消除动力学(定量消除) (zero-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 零级消除动力学的特点 一次给药的药-时曲线下面积 静注二室模型时-量关系曲线 二、多次给药的稳态血浆浓度 第六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参数 第六节 药物代谢动学重要参数 Vd≈5L 表示药物大部分分布于血浆 Vd≈10—20L 表示药物分布于全身体液 Vd40L 表示药物分布于组织器官 Vd 100L 表示药物集中分布至某个组 织器官或大范围组织内 第七节 药物剂量的设计和优化 三、负荷剂量(loading dose) 四、个体化治疗 根据:F、CL、Vss和T1/2 普奈洛尔:血药浓度相差4-25倍。 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①确定靶浓度②给据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病理生理特点③计算④给据计算所得给药⑤根据计算,估计达稳态后测血浓度⑥根据临床反应,修订靶浓度⑦修正靶浓度后,再从③做起。 此时:C Km (一级动力学) 当药物浓度极小时: 此时:C Km (零级动力学) 当体内药物浓度极大时 是指血中药物消除速率(dC/dt)与血中药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即血药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多。 dC/dt =-keC1= -keC ke为消除速率常数 (1)定比消除 血中药物消除速率与血中药 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2)半衰期恒定 t1/2 = 0.693/ke (3)按相同剂量相同间隔时间给药,约经5个 t1/2达到稳态浓度。 (4)时量曲线下面积与所给予的单一剂量成正比。 是指血中药物消除速率与血中药物浓度的 零级方成正比。即血药浓度按恒定消除速 度(单位时间消除的药量)进行消除,与 血药浓度无关。 dC/ dt = - k0C? = -k0 (1)定量消除 (2) t1/2不恒定:它与初始血药浓度 (给药量)有关,剂量越大,t1/2 越长。 t1/2=0.5C0/k0。 (3) 时量曲线下面积与给药剂量不成 正比,剂量增加,其面积可以超 比例增加。 第五节 体内药物的药量-时间关系 时间 代谢排泄相 Cmax 潜伏期 持续期 残留期 MTC MEC Tmax 血药浓度(mg/L) 吸收分布相 一、一次给药的药-时曲线下面积 由时-量曲线与坐标横轴围成的面积称为曲线下面积(area un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