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稳定型冠心病他汀管理.ppt
* 2006年ESC稳定型心绞痛防治指南也强调了大剂量他汀治疗。 该指南强调,(鉴于他汀存在多效性)对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推荐,不只依据胆固醇水平,更要依据患者心血管危险程度 所有冠心病患者都应使用他汀治疗。高危冠心病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2%/年)推荐大剂量他汀治疗 * * 诊断稳定型心绞痛(每周发作≥2 次,持续≥3 个月) —有记录的冠心病指至少有以下一项记录:铊运动试验阳性、冠脉造影示至少1支主要血管70%以上狭窄,2个月以前心肌梗死病史、既往CABG或PCI * DUAAL研究的实验设计:共随访26周。 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阿托伐他汀组、两药合用组。 随访2周内,各组患者均给予安慰剂; 2-6周,3组患者分别给予5mg氨氯地平、10mg阿托伐他汀、5mg氨氯地平+10mg阿托伐他汀; 6周时开始,3组分别给予10mg氨氯地平、80mg阿托伐他汀、10mg氨氯地平+80mg阿托伐他汀 在不同时间点,分别给予AECG(动态心电图)、ET(运动试验)和生物标记物检查。如图所示。 * 这是DUAAL研究的主要结果。 AECG检测显示:18周和26周各组患者缺血事件均显著下降。与基线相比,P值均小于0.001。 可以看到,立普妥单药组患者用药后,其缺血事件显著下降。其效应与氨氯地平组相似。 * DUAAL研究的结果显示:立普妥在常规抗缺血治疗的基础上,能辅助减少短暂性心肌缺血发作。 随访26周时,所有患者平均缺血事件次数下降66%;总缺血持续时间下降75%;缺血事件小时患者的比例超过50% * 刚才是通过AECG检测的缺血事件发生的情况。 同时,患者的心绞痛记录显示:三组患者的心绞痛患者的发作次数均显著减少。 加用立普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2010年5月DUAAL研究论文正式发表。7月,DUAAL评述发表。 2008年DUAAL研究结果公布和2010年论文发布时,新闻媒体均相继报道。 2010年DUAAL研究论文的正式发表,是他汀在抗缺血研究的重要进展。新视野,新发现,让学界再次为他汀而兴奋! * 2010年5月DUAAL研究论文正式发表。7月,DUAAL评述发表。 2008年DUAAL研究结果公布和2010年论文发布时,新闻媒体均相继报道。 2010年DUAAL研究论文的正式发表,是他汀在抗缺血研究的重要进展。新视野,新发现,让学界再次为他汀而兴奋! * 下面2个研究是观察立普妥对斑块的影响。 GAIN研究结果显示,立普妥32.5mg/日能稳定冠脉斑块。立普妥组患者,斑块高回声指数增加42%,而常规治疗组增加1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 斑块内部高回声成分增加意味着斑块变得更稳定,减少了斑块破裂的危险。 ESTABLISH结果显示:立普妥20mg/日能逆转冠脉斑块。立普妥组患者斑块体积减少13.1%,与基线比,斑块显著逆转;而常规治疗组,患者斑块体积增加8.7%,与基线比,斑块显著进展。 因此,立普妥能稳定/逆转冠脉斑块。 * 对于DUAAL研究, 《欧洲心脏杂志》于7月8日发表评论,进一步探讨立普妥获益的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血管炎症、内皮功能障碍、氧化应激有密切关系,斑块的增大或破裂导致血管堵塞从而发生缺血事件 该研究结果表明,TMI的下降可能与阿托伐他汀的多效性(抗炎、抗氧化和改善内皮功能等)有关 ARMYDA, AVERT与 DUAAL等研究均支持阿托伐他汀是通过多效性达到减少缺血的作用 DUAAL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其他他汀类药物需要研究证实 * 下面我们探讨抗炎症和改善内皮对他汀抗心肌缺血究竟有何影响。 * * 在上个系列中,我们已经知道CRP水平是一种敏感的炎性指标,在冠心病患者和貌似正常的人群中均与长期预后有关。另一方面,血管内皮功能调节的异常也与冠脉事件的发生有关。所以在该研究中,作者企图验证CRP水平升高与血管反应活性所代表的内皮功能有关。 研究共计入选了60名男性患者,其中26名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4名为ACS发作后5天内的患者。如图所示,乙酰胆碱诱导的前臂血流以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表示,我们可以看到它与CRP水平间存在负相关。 这提示内皮功能的改变可能联系了全身炎症反应和缺血性冠脉事件。 *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立普妥能进一步减少缺血事件的发生。那么,其可能的机制有哪些呢? DUAAL研究中,作者观察了三组患者的hsCRP(高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 研究发现,有立普妥组(单药组+合用组)的hsCRP水平在18周和26周,均显著下降;而氨氯地平单药组反而还有所增加。 而后,对hsCRP水平变化和TMI事件发生下降进行相关分析,可知二者有相关关系。 这提示, hsCRP水平下降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