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201bst0012000钛制焊接压力容器.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南京宝色钛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3201 BST001—2000 钛 制 焊 接 压 力 容 器 代替Q/3201 NT001-1997 Titanium welded prssure vessels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钛制压力容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设计压力不大于10MPa,设计温度为:工业纯钛不应高于230℃;钛合金不应高于300℃;钛钢复合板不应高于350℃的钛制焊接压力容器(以下简称容器)。 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各种容器: a) 直接火焰加热的容器; b) 受辐射作用的容器; c) 经常搬运的容器; d) 要求作疲劳分析的容器。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 GB151—1989 钢制管壳式换热器 GB228—1987 金属拉力试验方法 GB232—1999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T1804—1992 一般公差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GB/T3621—1994 钛及钛合金板材 GB3623—1998 钛及钛合金丝 GB/T3624—1995 钛及钛合金无缝管 GB/T3625—1995 热交换器及冷凝器用钛及钛合金管 GB8546—1987 钛-不锈钢复合板 GB8547—1987 钛-钢复合板 JB2536—1980 压力容器油漆、包装和运输 JB4730—199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9版) 要求 材料 3.1.1 用于容器主体(指筒体、封头、换热器的管板及换热管等受压元件)的钛材或钛钢复合材料, 南京宝色钛业有限公司2000-06-29批准 2000-06-29实施 Q/3201 BST001—2000 以及钛焊接材料应具有质量证明书,主要受压元件所使用的材料,应按《容规》的规定进行复验。质量证明书或复验结果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3.1.2 用于制造容器壳体的钛材应在退火状态下使用。 3.1.3 被确认合格的材料应采用记号笔书写或张贴标签做好标记。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在制造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材料标记移植。 冷热加工成形 3.2.1 根据制造工艺确定加工裕量,以确保凸形封头和热卷筒节成形后的厚度,不小于该部件的名义厚度减去板材负偏差。冷卷筒节投料的材料厚度δS不得小于其名义厚度减去板材负偏差。 3.2.2 划线、下料及边缘加工 3.2.2.1 材料划线时不应损伤表面质量。可采用铅笔或记号笔划线,若在以后的加工中能够消除的划线允许打样冲眼。 钛钢复合板划线应在基层板上进行。 3.2.2.2 钛材和钛钢复合板可用火焰、等离子切割、冲剪或机械加工方法下料。火焰切割的表面必须留出热影响区10mm至15mm的余量,同时须将熔渣清理干净。当采用火焰或等离子切割时,不允许火花飞溅在钛材表面,切割边缘必须用打磨或机械加工方法去除污染层。 钛钢复合板采用机械方法切割时,基层应朝下。 3.2.2.3 钛制容器焊接接头的坡口应采用机械方法加工,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和夹渣等缺陷。 封头 3.3.1 容器封头的型式和技术要求应按GB150的有关规定执行。 封头成形可采用热成形或冷成形后热校形。冷成形时,应防止产生裂纹。热成形时,封头表面及加热炉应采取防氧化和防污染的措施。 对已成形的钛钢复合板封头,应作超声波探伤检测,其钛钢复合状态不得存在超过GB8546或GB8547以及设计图样规定的缺陷。 冲压成形后的封头,其最小厚度不得小于名义厚度δn减去板材厚度的负偏差C1。 封头直边部分的纵向皱折深度不大于1.5m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