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议国外设计师对旗袍的改良
一、中国传统服装文化与审美特征传统旗袍的改良与创新的基础在于传统两字。 旗袍的传统性的本质在于其造型、结构和裁剪方式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和审美特征。 可以说,文化内涵是传统旗袍与现代旗袍的本质区别,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是传统旗袍改良与创新的基本原则。 中国传统服装文化与审美特征大致可总结为以下四点第一,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中华文明属于极其规律和静态的农业文明,人们在年复一年的播种、培育、收获中累积经验,并归纳总结各种自然规律来广泛地指导农事安排生活,形成了善于总结概括的思维方式。 同时,中国在历史中大部分时候都是大一统国家,地广人多,使中国人在社会管理中习惯采取一种宏观的普泛视角,不拘泥于细节或个别差异。 这种思维方式在服装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中国传统服装大多是对人体轮廓大致地抽象描绘,轮廓粗放,造型宽大,并不追求服装各个部位的合体和精确,与西方服装突出人体曲线的审美理念大相近庭。 第二,顺其自然的哲学理念。 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代表的道家记载有七窍出而混沌亡的故事神兽混沌生来没有七窍,众人好心帮他日凿一窍,七日后,七窍出而混沌亡《庄子·内篇·应帝王第七》。 其寓意人应顺应自然,保持自然常态,刻意干涉只会遭致灭亡。 这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事物的完整性的重视,可以说完满是中国人对美的终极追求。 这种思想在服装中也有体现。 中国传统服装大多成直筒型,最多在腰部用绳或带扎系,尽量保证面料的自然常态,尤其不会为了达到合身或其他目的,在服装上破缝或切口。 正如混沌的故事所要传达的,刻意而为只会招致灭亡,破坏面料原有的状态不符合中国人处事习惯和审美特征。 第三,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儒家认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论》,坚持农耕并厉行节约就不会遭受贫困,相反,农事荒废且奢侈浪费必然不会富足。 这种勤俭节约的观念世代相传,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在制衣中也同样厉行节约。 中国传统服装采用平面十字形结构,前后、肩袖均连裁,剩下的四角用于袖口的补充或贴边,达到面料使用率的最大化。 本着这种制衣理念,中国人通常借助推、归、拔、烫等工艺手法,在不浪费面料、保持面料完整的基础上进行服装造型。 第四,内敛含蓄的审美特征。 这缘于中国较为封闭的地理条件和稳定保守的农业文明形态。 道家思想认为物有精粗,言只能道其粗者,意才能致其精者,真正的大巧在胸次存焉而不可言传。 而后发展到诗文绘画等审美情趣,甚至是处事方法,中国人都忌讳直露浅白,讲究内敛含蓄的朦胧美。 这种审美思想同样体现在服装中。 相对于西方服装对于女性曲线的强调和塑造,中国传统服装宽松飘逸,将女性婀娜多姿的身形隐藏在衣裙下,然而这种若隐若现的朦胧意蕴正是中国人对于女性和服装的独特审美。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服装讲求概括简约、自然完满、优雅含蓄。 如何将这些文化内涵融入到传统旗袍的改良与创新中呢?日本是世界上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得作为出色的国家之一,其成功经验对中国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二、日本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日本设计师的成功在于他们善于将本国传统文化审美与欧美现代设计方法有机结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日本风格。 从日本的文化背景着手,以山本耀司和三宅一生作品为例,探寻中国传统旗袍改良与创新的借鉴之道。 1日本的传统文化与审美首先,自然环境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日本气候温润景色优美,稳定的农耕生活使日本人对自然十分亲近并心怀感激。 但与此同时,由于海啸、地震和火山爆发十分频繁,使得日本人对于自然界十分敏感并心生敬畏。 这种亲近又崇敬的情感进而发展成了日本古老而传统的神道教信仰,并逐渐形成了日本传统文化中感性、细腻、质朴的性格特点。 可以说自然环境是导致日本人和日本文化性格的根本原因。 其次,禅宗对日本传统审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禅宗认为禅意就蕴藏在人们平凡生活的点滴小事中,需要一个人安静地深刻思考才能体悟。 在《五灯会元》卷十七中,青原惟信禅师曾述自己悟道的经历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这种源于自然归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哲学思想形成了日本独特的空寂和物哀的审美意境。 日本人认为悲与美相通,正如樱花短暂绽放后的凋零,瞬间的生命和永恒的寂灭所体现的悲壮与感动,正是日本人所追寻的美学意境。 2山本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预制板桥梁吊装方案(完整版).docx
-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doc VIP
- 室外承插式铸铁给水管道锚固工作量的结算问题.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稀土元素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统编版2025-2026学年上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达标卷(有答案).pdf VIP
- 学堂在线 新闻摄影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某某游客中心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替代可研报告).doc VIP
- 学堂在线 研究生的压力应对与健康心理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学堂在线 研究生的压力应对与健康心理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GBT50344-2019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