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空气过滤介质 1、要求:能耐高温、高压,不易被油水污染。且成本低、易更换。 2、常用的空气过滤介质:棉花、活性炭、玻璃棉、超细玻璃纤维纸、石棉滤板等。 3、新型过滤介质:膜过滤器。 (三)空气过滤除菌的工艺过程 主要目的: 1、提高压缩前空气的质量 去除压缩空气中所带的油和水 3、获得无菌空气 第五节??发酵过程控制 一、 发酵过程的主要控制参数与代谢变化 物理参数: 1.温度(℃) 发酵整个过程或不同阶段中所维持的温度。 酶反应速率、氧在培养液中的溶解度与传递速率、菌体生长速率和产物合成速率 2.压力(Pa) 发酵过程中发酵罐维持的压力,一般维持在0.2×105~0.5×105Pa。 保证纯种的培养,间接影响菌体代谢。 3.搅拌转速(r/min) 搅拌转速是指搅拌器在发酵过程中的转动速度,通常以每1min的转数来表示。 它的大小与氧在发酵液中的传递速率与发酵液的均匀性有关。 4.搅拌功率(kw) 指搅拌器搅拌时所消耗的功率,常指每1m3发酵液所消耗的功率(kw/m3)。 它的大小与氧容量传递系数有关。 5.空气流量[V/(V·min),简称VVM] 每1min内每单性体积发酵液通入空气的体积,也是需氧发酵的控制参数。 与氧的传递和其他控制参数有关。一般控制在0.5~1.0V/(V·min)范围内。 6.粘度(Pa·s) 粘度大小可以作为细胞生长或细胞形态的一项标志,也能反映发酵罐中菌丝分裂过程的情况。 通常用表观粘度表示之:它的大小可改变氧传递的阻力,又可表示相对菌体浓度。 7.浊度(%) 浊度是能及时反映单细胞生长状况的参数,对某些产品的生产是极其重要的参数。 8. 料液流量(L/min) 这是控制流体进料的参数。 化学参数: 1. pH(酸碱度) 发酵液的pH是发酵过程中各种产酸和产碱的生化反应的综合结果。 它是发酵工艺控制的重要参数之一。它的高低与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有着重要的关系。 2.基质浓度(g或mg%) 这是发酵液中糖、氮、磷等重要营养物质的浓度。 它们的变化对产生菌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提高代谢产物产量的重要控制手段。 在发酵过程中,必须定时测定糖(还原糖和总糖)、氮(氨基氮或氨氮)等基质的浓度。 3.溶解氧浓度[10-6(ppm)或饱和度(%)] 溶解氧是需氧菌发酵的必备条件。 利用溶氧浓度的变化,可了解产生菌对氧利用的规律,反映发酵的异常情况,也可作为发醉中间控制的参数及设备供氧能力的指标。 溶氧浓度一般用绝对含量(10-6)来表示、有时也用在相同条件下,氧在培养液中饱和浓度表示。 4.产物的浓度[μg(u)/ml] 这是发酵产物产量高低或合成代谢正常与否的重要参数,也是决定发酵周期长短的根据。 5.废气中的氧浓度(Pa) 废气中的氧含量与产生菌的摄氧率和供氧系数有关。 从废气中的O2的含量可以算出产生菌的摄氧率和发酵罐的供氧能力。 6.废气中的CO2浓度(%) 废气中的CO2就是产生菌呼吸放出的CO2。测定它可以算出产生菌的呼吸熵,从而了解产生菌的呼吸代谢规律。 其他化学参数:DNA、RNA、生物合成的关键酶等。 生物参数: 1.菌丝形态 丝状菌发酵过程中菌丝形态的改变是生化代谢变化的反映。 一般都以菌丝形态作为衡量种子质量、区分发酵阶段、控制发酵过程的代谢变化和决定发酵周期的依据之一。 2.菌体浓度 菌体浓度简称菌浓,是控制微生物发酵的重要参数之一。 大小和变化速度对菌体的生化反应都有影响(表观粘度、溶氧浓度)。 在生产上,常常根据菌体浓度来决定适合的补料量和供氧量,以保证生产达到顶期的水平。 (发酵液的菌体量和单位时间的菌浓、溶氧浓度、糖浓度、氮浓度和产物浓度等的变化值) 计算 (菌体的比生长速率、氧比消耗速率、糖比消耗速率、氮比消耗速率和产物比生产速率) (控制产生菌的代谢、决定补料和供氧工艺条件) 研究 发酵动力学 (五) 生长因素 : 生长因素:有些微生物即使在具有合适的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等的条件下,还不能生长或生长不好,但如果加入少量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有机物质,则生长良好。通常把这些特殊的营养物质称为生长因素。 1. 维生素:是辅酶的组成成分; 2. 氨基酸:有些生物不能合成某种氨基酸; 3. 嘌呤和嘧啶:构成核酸和辅酶。 (六) 前体 在微生物合成抗生素过程中,有些化合物能被微生物直接利用来构成抗生素分子结构的一部分,而化合物本身的结构设没有大的变化,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的前体。 (七) 诱导物或刺激剂: 所谓诱导物是指一些具有调节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自考 新思想学习资料 15040新思想 主观题.pdf VIP
-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pdf VIP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上册)第2版》中职技工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报告规范JORC2004(中文版).doc VIP
-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报告规范2004(英文版)..doc VIP
- 法语TCF-TEF高频词汇表.pdf VIP
- 电子商务运营 案例上 1”小罐茶“微信社交平台销售教学案例--得物App教学案例.pdf VIP
- T/CAQI 32-2017_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装置用电磁阀.pdf VIP
- 北美营养品比较指南.doc VIP
- 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答案版黄坚课后答案.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