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在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筋膜室综 合征减压中的应用 榆林市第四人民医院 王彦东 刘增亮 研究背景 四肢创伤后骨筋膜室综合征由于受损筋膜间隙内组织渗出、压力增高、组织缺血,由于缺血、缺氧后渗出再次增加,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必须注重早期的诊断及治疗。 研究的背景 传统的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广泛切开减压后敞开伤口组织液及瘀血自然外渗,没有负压吸引的作用,损伤组织的局部微循环不能及时改善,因此组织的修复及肿胀消退较慢,同时损伤组织代谢产物及毒素不能吸出清除,吸收后引发机体内环境的改变及肾脏功能的损害。 研究的背景 由于组织液渗出物较多,附着于创面内,需要经常换药、更换敷料,多次暴露创面,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且明显增加感染机会,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易出现细菌耐药及二重感染。二期植皮闭合减压口,增加取皮区并发症,治疗时间延长。 技术方案的选择 鉴于以上因素我院于2008年 -2011年对28例‘四肢创伤后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为临床研究课题,旨在能够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减压口感染,促进损伤组织修复及肢体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 根据损伤病史、受伤时间及临床症状及体征(包括疼痛及肢体肿胀进行性加重、受累肌肉活动障碍及被动牵拉疼痛、受累肢体循环及感觉改变、筋膜间隙压力的测定明显增高--Whiteside法超过30mmHg)已具备切开减压的指征。 材料的准备 根据受损部位准备大小不等VSD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护创材料数块,防止术中受损的间室内组织不能充分覆盖吸引。对四肢筋膜室综合征合并骨折者,备髓内针、钢板或外固定架术中行骨折固定,稳定骨折端,以免增加软组织的再次损伤。 技术要点 手术筋膜切开减压、负压封闭吸引是治疗的关键,手术时间以发病后6-8小时为宜,尽早手术对肢体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切不能等到循环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的体征明显时才手术。 技术要点 皮肤可以行小切口,筋膜切开要彻底,减开所有受累间室内容物,经小切口插入VSD材料,减少损伤。 技术要点 清除间隙内瘀血,清创(尽量要清除失活组织)、止血彻底,防止引流液过多,导致体液及蛋白过多丢失。 技术要点 VSD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护创材料与周围皮肤缝合固定数针,减少皮肤回缩,便于直接缝合减压口。 技术要点 用半透性粘贴薄膜完全封闭创面、固定好引流管,才能保持负压持续有效 。 定时观察引流液多少,观察肢体肿胀消退情况,测定筋膜内压力明显下降(Whiteside法在10-12mmHg) 。 负压压力的调节 理想的负压范围在125~400 mmHg(0.017~0.050 Mpa)之间。对于引流多,每小时超过100-150ml,降低负压,局部加压包扎。 技术要点 每日应更换引流瓶,在更换时,钳夹住引流管,关闭负压源,防止管内液体倒流维斯第内。如遇引流管堵塞,可逆行注入少量生理盐水浸泡10~-15min,待堵塞物变软后,重新连接负压源。 病例资料 (胫腓骨骨折并骨筋膜综合征) 病例资料(外观) 切开减压后 VSD覆盖后 VSD覆盖后 VSD负压吸引7天 7天减压口直接缝合 骨折髓内针固定 术后处理 一般处理 补液、脱水治疗。 负压的观察及压力调节 理想的负压范围在125~400 mmHg(0.017~0.050 Mpa)之间。 结果 所有病例7-8天后肿胀消退,去除VSD敷料后,减压口直接缝合、无植皮,减压口愈合好,无发生感染。肢体关节功能康复正常,无发生肾功能损害的病例。 四肢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创新性 该技术在四肢创伤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中应用能够全方位的彻底、持续主动负压吸引出创面内渗出物及毒素,防止机体内环境的紊乱及重要器官功能继发损害。 四肢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创新性 负压同时也有利于局部微循环的改善,促进损伤肌组织血管化,促进损伤组织修复,防止损伤肌组织缺血挛缩及瘢痕化,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并增加创面血液供应及毛细血管密度,有效清除渗出液,加快组织水肿的消退。 四肢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创新性 压力均匀地作用于创面,这种压力能对抗吸引引起的创面的过量渗出,减少体液过多丢失。 将减压口与外界封闭,充分保持创面清洁、无菌,预防感染发生,术后不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滥用及耐药。 四肢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创新性 肿胀消退快,直接缝合减压口,避免植皮及无遗留取皮区并发症。 与传统广泛切开减压相比,切口小(经小切口将VSD敷料插入切开的筋膜内)减轻损伤。 术后不需换药,护理方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