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33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内科学(血液病)专业论文.docxVIP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33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内科学(血液病)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233 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研究生:曾德叶 导 师:陈元仲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 e Pr omyel ocyt i c Leukemi a APL)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内科 1999 年 1 月 1 日至 2010 年 12 月 31 日 233 例可供进一步评价的 APL 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的治疗方案 分成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组与维甲酸(ATRA)+亚砷酸 (Arsenic trioxide As2O3)组。其中 ATRA 组 79 例,ATRA+As2O3 组 154 例,分 别采用 X2 检验、Wilcoxon 秩和检验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年龄、性别、初始 白细胞数、骨髓增生情况、治疗方案等对缓解率的影响;采用 Kaplan-Meier 曲 线分析不同的治疗方案的应用对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和无病生存期 (Disease-free Survival DFS)的影响;同时分别对 ATRA 及 ATRA+As2O3 组进一 步按初诊时白细胞水平高低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采用 Kaplan-Meier 曲线分析 初诊时不同白细胞水平对 OS 及 DFS 的影响;对影响 APL 预后的因素作 COX 回归分析;对诱导期间死亡的 40 份病例作死亡原因分析等。 结果:① ATRA+As2O3 组的缓解率为 88.3%,高于 ATRA 组的 72.2%; ATRA+As2O3 组复发率为 8.3%,低于 ATRA 组 25.5%。②ATRA+As2O3 组的 5 年 OS 和 DFS 分别为 79.7%和 83.4%,ATRA 组 5 年 OS 和 DFS 分别为 55.9%和 58.0%, 前者比后者好。③按初诊时白细胞水平高低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在 ATRA 组 内,高危组及低危组 OS 和 DFS 均无明显差异,高危组及低危组 5 年 OS 分别是 50.1%和 58.9%,高危组及低危组 5 年 DFS 分别是和 52.5%和 59.4%;在 ATRA+As2O3 组内,高危组及低危组 OS 和 DFS 有明显差异,高危组及低危组 5 年 OS 分别是 58.2%和 87.5%,高危组及低危组 5 年 DFS 分别是和 60.3%和 89.3%。 ④在诱导期间病人死亡原因主要是出血,颅内出血最常见。 结论:ATRA+As2O3组和ATRA组比较,双药组能延长OS和DFS。 关键词: 维甲酸(ATRA) 亚砷酸(As2O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总生存期(OS)、无病生存期(DF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of 233 Patients with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Postgraduate Candidate: Deye Zeng Tutor: Yuanzhong Chen Abstract Objective:This study aims at analysing the effects and prognosis of different therapy i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at the Hematologic Department of Teaching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AN.1999 to DEC.2010. Method: we review and analyse the clinical information of 233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at the hospital. Results :①ATRA and As2O3 combination-based Induction therapy has higher complete remission (CR) rate than the single drug ATRA.②The combination-based therapy can prolong the OS、DFS than the single drug.In ATRA group ,the OS and DFS were not influenced by initial white b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