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理论教学大纲.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6520007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学 时:38 学  分:2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旨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选修课。 学习这门课,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开阔文化视野,提升思想文化素质,培养健康完善的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学时分配表 章 节 内 容 学 时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 3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3 第四章 中国古代儒家学说 3 第五章 中国古代道家学说 3 第六章 中国古代其他学说 3 第七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3 第八章 言志载道的中国文学 3 第九章 培养人性的中国教育 3 第十章 经世致用的中国科学技术 3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的学术品格 3 第十二章 适情写意的中国艺术 3 第十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3 四、课内实践教学要求 课堂教学提倡师生互动,采用探讨式、演讲式、辩论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 五、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文化的本质内涵;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 教学难点: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化的界定、本质内涵、分类 1.文化的界定 2.文化的本质内涵 3文化的分类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 中国传统文化的萌生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确立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繁盛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和转型期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大陆型的农业社会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人文教化的道德型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追求和谐统一的文化 第四节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1.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更加深刻地了解我们的国家和文化,为解决当前及未来问题寻求借鉴。 3.从现实而言,我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我们还不容易认识自己,我们还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 4.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及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民本主义,天人合一精神。 教学难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的现实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1.中国传统文化“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的表现 2.中国传统文化“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厚德载物”包容精神的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厚德载物”包容精神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人本精神的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人本精神的现实意义 第四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礼治精神 1.中国传统文化礼治精神的表现 2.中国传统文化礼治精神的意义 第五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精神的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精神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并努力践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点:传统文化中爱国的具体表现,理想人格的表现。 教学难点: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内涵及表现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重视整体精神,强调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 重视整体精神,强调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的表现 现实意义 第二节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表现 现实意义 第三节 向往理想人格,注重美德修养 理想人格的表现 现实意义 第四章 中国古代儒家学说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儒家的几位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理解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现实影响。 教学重点: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儒家的核心思想。 教学难点: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现实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儒家的产生和发展 儒家思想产生和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第二节 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 儒家思想的特征 第三节 儒家文化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五章 中国古代道家学说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道家的几位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理解道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现实影响。 教学重点: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道家思想的主体内容。 教学难点:道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现实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道家的产生和发展 道家思想产生和发展历程 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第二节 道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道家思想的基本内容 道家思想的特征 第三节 道家文化的历史地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