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电解质、渗透压情况的监测 因患者存在内分泌激素的代谢障碍,容易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的异常,故监测其改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测血清钾、钠、氯、钙、糖每日1次,有条件者检查患者的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血乳酸和镁等微量元素,注意酸碱失衡。 每日监测出入水量、体重。 免疫功能与感染监测 MOF时患者的免疫活性细胞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凋亡现象、功能明显受抑,使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继发性院内感染或条件致病菌移位而致感染。 每周一次检测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T细胞亚群、补体含量、吞噬细胞功能及自身抗体如类风湿因子(RF)、Coom’b试验、抗ANA抗体等。 对痰、血、尿及各创面做细菌、真菌培养每周1~2次。 内分泌功能监测 尸解危重症患者可发现其垂体、肾上腺、甲状腺、卵巢、睾丸等内分泌器官存在明显的急性炎症表现,可见点片状的坏死,其功能明显下降,表现为严重的病理生理失衡如水、电解质、糖、脂肪、蛋白质、激素本身等的代谢异常等。 故有必要检测患者的内分泌腺功能,如测定T3、T4、TSH、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根据需要测血浆香草扁桃醇(VMA)、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醛固酮等 。 营养状态的监测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衰竭不同于饥饿状态下的营养不良。 危重症患者因应激原因、感染等加重而启动全身性炎症反应,各种应激激素的大量分泌而使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 监测危重病人的营养状态已成为当代危重病医学的热门课题之一。 监测内容分为静态营养监测和平衡营养监测 胃粘膜氧张力计—组织氧合监测 胃、肠道粘膜可做为机体的“早期组织”反应组织缺氧状态,缺氧时,无氧酵解增加,组织液中H+浓度增加,pH值降低。 故用胃粘膜氧张力计监测胃、肠道组织的氧合情况对于监测早期的休克、判断其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心肺复苏进展 CPR 三个阶段 ABCD 四步法 最初阶段:第一个ABCD A 开放气道 B 人工呼吸 C 胸外按压 D 体外除颤 第二阶段:第二个ABCD A 气管插管 B 正压通气 C 继续CPR D 药物应用 第三阶段:第三个ABCD A 气道控制 B 高浓给氧 C 体征评估 D 鉴别预后 以往的指南: A 开放气道、B 人工呼吸、C 胸外按压、D 药物应用、E 心电监测、F 体外除颤、G 鉴别预后、H 全身支持、I 重症监护(ICU) 评价病人的无反应性 2005年指南:根据脉搏、无循环体征、身体活动及呼吸判断,如病人仅有临终呼吸应判为心脏停搏,即应做CPR。急救人员应该询问旁观者关于倒地病人生命体征表现,特别注意临终呼吸的识别,并将其作为心脏停搏的标志 通气装置使用问题 2005年指南:没有比较采用简易呼吸器与气管插管在心脏停搏时通气的对照临床试验。院前急救医师认为,球囊及面罩复苏器(BVM)与气管插管对心脏停搏通气一样安全有效。无比较院内的研究资料。 胸外按压与通气 2005指南:在CPR时,将胸外按压与通气比由过去15∶2改为15∶1或者30∶2,而对婴幼儿则可为15∶2。 原因:胸部按压中断可影响复苏效果。在CPR最初几分钟仅胸外按压有效,胸外按压中断常与通气(吹气)有关。目前15∶2即胸部按压15次、吹气2次可导致过度通气,而过度通气会引起神经系统损伤,胸部也不能完全松弛,对复苏不利。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是一个非常卓越和伟大的民族。我们有过繁荣昌盛的唐朝,有过强盛无比疆域辽阔的汉朝和元朝,更有灿烂美丽的唐、宋文化 危重病监护与抢救进展 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 林炳煌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危重症概述 危重病概述 危重病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 )是一门研究危重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监护与治疗的科学,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性特点,趋于从整体上探讨各种危重病的发生机制、发展过程、综合救治以及预后和转归。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它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 危重病概述 ICU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 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体现医院整体医疗实力,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 ICU发展史 ICU始于对呼吸衰竭的集中治疗和护理 1952年夏,丹麦哥本哈根脊灰流行,造成延髓性呼吸麻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