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第四章 造血检验的基本方法;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一、?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一) 粒细胞系统;根据颗粒有无等特征将原粒细胞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为典型的原粒细胞,胞质中无颗粒;Ⅱ型除具有原粒细胞的特点外,胞质中有少量细小颗粒。;;早幼粒细胞 胞体直径12-25μm,较原粒细胞大,圆形或椭圆形,有时可见瘤状突起。胞核大,圆形、椭圆形或一侧微凹陷,核常偏一侧或位于中央;核染色质开始聚集,较原粒细胞粗;核仁常清晰可见,有时核仁模糊。 ;中性中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20μm,圆形。胞核椭圆形,一侧开始为扁平或略凹陷,核常偏于一侧,呈紫红色,占胞体的2/3~1/2;核染色质聚集呈索块状,核仁常无。;;;中性晚幼粒:胞体直径10~16μm,圆形。胞核明显凹陷呈肾形、马蹄形、半月形,但其核凹陷程度与假设核直径之比小于1/2,或核凹陷程度与假设核直径之比为1/2~3/4,;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0~15μm,圆形。胞核凹陷程度与假设核直径之比大于1/2,或核凹陷程度与假设圆形核直径之比大于3/4,形态弯曲呈粗细均匀的带状,也可见核呈S形、U形或E形, ;;;;;;;;;;(二)红细胞系统;;原红细胞 胞体直径15~25μm,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瘤状突起。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侧,核染色质呈紫红色颗粒状,核仁1-3个,大小不一,染浅蓝色,边界不清楚。;;;早幼红细胞 胞体直径10~18μm,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位,核染色质浓集呈粗颗粒状甚至小块状,核仁模糊或消失。 ;中幼红细胞 胞体直径8~15μm,圆形。胞核圆形、居中,占细胞的1/2;核染色质凝聚呈深紫红色索条状或块状,其副染色质明显、较透亮,宛如打碎墨砚感;核仁完全消失。 ;晚幼红细胞 胞体直径7~10μm,圆形。胞核圆形,居中或偏为,占细胞1/2以下; ;;;;(三)单核细胞系统;;;;;;;;;;;(四)淋巴细胞系统;;;;;;;;(五)浆细胞系统;;;;;;;(六)巨核细胞系统;;;;;;;;;;;;(七)其他细胞 P54;;;;;二、血象检查;;;;;;;;;三、骨髓象检验;;;;;;;;;;;;;;;;;;;;;;;;;;;;;;;;;;;;;;;5.???? 骨髓象检查的注意事项
(1)阅片要全面,注意与周围细胞进行比较。
(2)同一病???的骨髓涂片,如涂片制备、染色、观察部位等不同,其显微镜下的细胞形态相差较大。?????? ?
(3)过渡阶段的细胞:血细胞的发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为了便于识别,通常将各系细胞人为地划分为若干阶段,但实际观察中常会遇到一些细胞,既具有上一阶段地某些特征,又具有下一阶段地某些特征,由于细胞是向成熟方向发育,故一般将这种细胞归入下一阶段。;(4)对于个别细胞介于两个系统之间细胞难以判断时,可采用大数归类法(即将此类难以辨认的细胞归入细胞多的细胞系列中)。例如在红系较多的骨髓片中,将介于浆细胞与幼红细胞之间的细胞归入红系细胞;介于原粒细胞与原淋巴细胞之间的细胞,一般情况原粒细胞较原淋巴细胞易见,故应归入原粒;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人,应归入原淋细胞。
(5)有时可见到难以识别的细胞,可参考涂片上其他细胞后作出判断,如仍不能确定可归入“分类不明”细胞,但不易过多,若有一定数量,则应通过细胞化学染色、集体读片或会诊等方法弄清类别。;;;;;;四、? 骨髓象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