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腾讯投资差评一事不仅刷屏朋友圈,还活跃了好多媒体群、公关群。一位朋友跟
我说,现在公关太难做了,连巨头的 PR 都被搞得灰头土脸。
这是不到一个月之内,腾讯第二次霸屏朋友圈。上一次讨论腾讯有没有梦想
的时候,据说腾讯公关们正好在飞机上,没有来得及回复;这次回复很及时,说
明当时信号应该很好。广东的流量包一直都很优惠。
公关上头条一般都不是什么好事。2010 年 3Q 大战打响之后,当时的腾讯
公关负责人泪洒发布会,却招来了媒体和舆论的一片冷嘲热讽。其实在那个形势
下,公关无论是哭还是笑,都会背锅。当一个企业面临公关危机的时候,公关无
论回不回复、如何回复,都是问题;危机不在于公关本身,而是企业本身。
腾讯有危机吗?这其实是个伪命题。自从 3Q 大战之后,企鹅帝国全面开放,
从全民公敌到国民爸爸,这个公司形象的扭转难度,要远远大于球迷相信国足会
变好。
从 2010 年的400 亿美金市值,到今天接近 5000 亿美金市值,8 年时间腾
讯体量增长了十几倍。七、八年前创业者如果拿了腾讯的投资,都跟做贼似的,
生怕落下站队的口实;如今谁要是拿了市值几万亿人民币的腾讯千八百万投资,
都跟过年似的,敲锣打鼓鞭炮齐鸣,比如这次的差评。
更重要的是,腾讯已经从一家背负抄袭名声的巨头,变成了太平洋东岸最具
创新性的互联网公司(轻吹,但绝对不黑)。从微信到微信支付,从王者荣耀到
跳一跳,再到让无数创业者看到希望的小程序……
过去 8 年,腾讯不仅在企业市值上实现了做大做强,更在企业形象上获得极
大改观。但正如 2009 年腾讯刚刚入选《财富》“全球最受尊敬的 50 家公司”、
转年就被骂成“X 日的腾讯”、继而遭遇3Q 大战一样,进入 2018 年,当所有
人都认为腾讯地位最安全、形象最亲民的时候,各种危机公关接二连三,难道是
物极必反?
过去 8 年,腾讯变化的地方是:产品有追求了、市值变高了、朋友变多了、
生态做大了。但有一点始终没有变,这就是与创业公司的关系。
2010 年之前,对于创业者而言,真正的“全民公敌”其实不是腾讯,而是
百度。PC 时代的腾讯只是拥有庞大的社交用户,但并不具备流量分发的话语权。
当时最让创业者头疼的,是搜索引擎;只有搜索引擎才会分配流量,阿里当
时决定屏蔽百度搜索,就是忌惮百度的流量分发威力,当然,同时也是看中了搜
索引擎的价值。后来的故事就是,阿里一边屏蔽搜索引擎,一边成另一个更加强
大的搜索引擎。当年谁才是扼住创业者喉咙的巨头,一目了然。
对创业公司并不具备直接的流量干预能力,所以只能走抄袭的路子,这是当
时腾讯的选择。中国 Copy to China 的正常操作方式是:创业公司抄美国的,
腾讯抄创业公司的。关键在于,腾讯会抄,或者叫微创新。创业公司之于腾讯,
无异于实验室里的小白鼠。
2010 年之后,腾讯抓到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百度却错过了这个风口,直
至遇到 AI 的风口。
而微信的强势崛起,不仅让腾讯依然手握中国最大的社交账户体系,同时也
成了了最大的流量聚合平台。这么说吧,如今腾讯一家公司的江湖地位,就是
2010 年腾讯与百度合并的效果:C 端用户离不开它,B 端创业者也离不开它,
大家都离不开它。哈哈哈哈哈打不过它吧?没有办法它就是这么强大!
按理说以腾讯如今的规模和影响力,不至于乱举屠刀,而且小马哥自己也说,
腾讯未来的方向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者”。既然是基础设施建设者,就不应该
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但即使强大如斯,腾讯依然对于有可能给自己潜在威胁的创业公司,提防再
提防。前不久微信“封杀”短视频外链就是焦虑与不安的表现。这是过去 8 年甚
至过去 20 年微信唯一没变的地方,防火防盗防颠覆者。
所以我们看到,从 3Q 大战到现在,每一次关于腾讯的公关危机,本质上都
是那个终极问题引起的:巨头与创业公司究竟是敌还是友?这既是腾讯们面临的
问题,也是所有巨头面临的问题。只不过腾讯更加敏感、多虑。
腾讯焦虑的表现首先体现在微信。这款以克制著称的国民级应用,在最近一
段里时间里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淡定:为了自己一款日活百万的短视频产品,不惜
举刀封杀 36 款别人家的短视频,微信互联网大有变成微信局域网的趋势。
连张小龙这种佛系大神都从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走到了克制与焦虑的十
字路口,可见腾讯的问题不是某个部门、某个 Team ,而是缺少系统性的战略梳
理,甚至是价值观重建。2010 年腾讯从封闭走向了开放,现在腾讯要回答开放
的底线是什么
文档评论(0)